特色版块

党建工作▼ 团学工作▶

最新更新

文化拾遗丨岭南瑰宝,陶艺之好——石湾陶瓷

发布日期:2024-09-25 作者: 阅读:

文化拾遗丨岭南瑰宝,陶艺之好——石湾陶瓷

岭 南 瑰 宝

陶 艺 之 好

石湾陶瓷

哈喽,小伙伴们!今天我们要来聊聊一个超有趣的话题——石湾陶瓷!这可不是普通的陶瓷哦,它可是岭南地区的文化瑰宝,有着千年传承的“魔法”。


地理位置


“石湾陶,景德瓷”说的就是佛山石湾和江西景德镇。石湾,位于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中心区域,离广州约二十公里,自古便是岭南重要的陶业基地。这里依山傍水,交通便利,为生产用水、原料及运输都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因此,石湾陶瓷主要分布在此及其周边地区。在这片土地上,从选材到塑形,从烧制到彩绘,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匠人们的心血和智慧。


门类及图片

一提到石湾陶瓷,大家是不是首先就会想到造型奇特、惟妙惟肖的艺术品呀?没错,那便是石湾陶瓷的代表作。但是,石湾陶瓷的门类可不单一哦!大体上可以分为人物陶塑、动物陶塑、器皿、微塑以及园林艺术陶塑(瓦脊陶塑)等五大类。其艺术特点鲜明,线条简洁、个性鲜活,生动传神、富于动感,巧拙得当、夸张适度。


技法

石湾陶瓷的制作技法多种多样,想象一下,匠人们用一双巧手,将柔软的泥料捏成各种形状。有时候,他们会用泥条作为基础,然后用手轻轻地捏、揉、搓,就像是在玩泥巴一样!但是,这可不是简单的玩泥巴!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细节,都需要匠人们精心设计和把控。除了捏塑,石湾陶瓷的制作还有很多有趣的技法。比如贴塑,匠人们会把雕刻好的细部,像甲胄、服饰等,粘贴上去,就像是在给陶瓷“穿衣服”一样。

不过,你知道吗?石湾陶瓷还有一个很特别的地方,就是它的釉色。匠人们会选用各种颜色的釉料,通过巧妙的搭配,让陶瓷呈现出五彩斑斓的效果。有时候,还会在釉料中加入一些特殊的材料,让陶瓷在烧制过程中产生奇妙的变化,就像是在玩一场化学魔术一样!除了这些技法,石湾陶瓷的制作还涉及刻塑、泥料的选取和加工以及烧制工艺等多个环节。


价值意义

石湾陶瓷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品,更是一种传承千年的“岭南魔法”。它代表了中国岭南地区陶瓷业的艺术高峰,有助于提升当地的文化旅游形象,激发更多艺术设计师的灵感,从而促进文化交流和旅游业的发展。用一捏一塑的方式,将我们的文化和历史传承下去,让我们在欣赏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那份来自祖先的智慧和匠心。


历史及窑变釉图片

石湾窑也被称为“广窑”,而关于石湾陶瓷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新石器时期,在经历数千年的发展与演变后,成为了岭南文化的一张重要名片。

唐宋时期,石湾陶瓷已有规模化的生产,特别是日用陶瓷,在这一时期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而南宋晚期是石湾陶瓷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陶工们在钧窑窑变釉技术的基础上,创造出出窑万彩的窑变釉,使得石湾陶瓷的艺术价值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明清时期更是石湾陶瓷的鼎盛时期,陶窑数量众多,制陶工艺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据记载,明清时期石湾有陶窑逾百座,制陶工人数万,产品不仅满足国内需求,还远销海外,成为举世闻名的“南国陶都”。据说,郑和下西洋时就带有大量的石湾陶瓷,可见石湾陶瓷在明清时期远销日本、东南亚、西亚等很多国家与地区。

石湾陶瓷在中国陶瓷艺术中独树一帜,深受人们喜爱。进入近现代,石湾陶瓷经历了低谷期后,在改革开放后迎来了全盛创新期。随着时代审美的发展,石湾陶瓷也顺应变化,融合当代艺术手法和时尚元素,不断创新发展。从日用陶瓷发展到美术陶瓷、园林陶瓷,始终伴随着岭南人民的生活。尽管如此,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市场的冲击,石湾陶瓷技艺也面临着后继无人的困境。有限的市场空间和现实的生存环境让许多年轻人难以将这门技艺当成终身职业。在这样的背景下,石湾陶瓷技艺中开始注入大量外来元素,虽然为传统技艺带来了新的可能性,但也让传统技艺的纯粹性受到挑战。


呼吁及保护

2006年,石湾陶塑技艺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证明了其在陶瓷艺术中的重要地位。如今,石湾陶瓷扬名国内外,成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同时,政府还加大了对传承人和创作人及其团队的扶持力度,鼓励他们继续发扬光大石湾陶瓷技艺,支持企业文创产品的设计,以多种形式宣传石湾陶瓷。

吴俊文参加2022“石湾杯”的《仙乐飘飘》

吴俊文团队与广州博馆

合作品《广彩镂雕果篮》

“石湾瓦,甲天下。”石湾陶瓷,不仅是经济发展下的时代产物,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中华儿女,保护和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我们需用心关注石湾陶瓷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共同期待这一非遗之韵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绽放出的绚丽光彩!

等你下次看到石湾陶瓷的时候,不妨多留意一下它的制作过程,体味一下背后的故事吧。我相信你会发现隐藏其中的无尽趣味!让我们一起走进佛山,走进石湾,感受这份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吧!


【返回】

地址:广州市从化区温泉大道882号广州南方学院 一号教学楼

广州南方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

邮编:510970

联系电话:020-61787352 020-61787351(学工办)


© 广州南方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