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院概况
文学与传媒学院,前身为文学系,创建于2006年,是我校最早设立的学系之一,2012年更名为文学与传媒系。为适应发展的需要,2017年又升格为文学与传媒学院。由中国语言文学系、新闻与传播系、网络与新媒体系组成,含汉语言文学、新闻学、网络与新媒体3个本科专业。
三个专业通过学科交叉融合,形成了笔头、口头、手头(镜头)"三头"并重与文艺、手艺、工艺"三艺"齐举的培养特色,使得学院专业建设水平不断提高,建成了优势突出、特色鲜明、有一定影响的本科专业。
汉语言文学专业为广东省一流专业建设点、广东省重点专业、广东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具有“基础扎实、突出应用、人文风貌、活力四射”的专业特色,2017-2024连续八年被“艾瑞深校友会网”评为6星级专业,即中国顶尖独立学院(应用型)专业,专业排名稳居全国第一。
新闻学专业是广东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21年入选硕士点建设培育专业,在“艾瑞深校友会网” 新闻传播类专业评比中,2023年跻身中国区域一流学科、2024年获评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在广东省同类高校专业中位列第一。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为校级特色专业之一,在发展中形成了“新工科、新文科与新商科”融合发展的模式。在2023和2024年“艾瑞深校友会网”新闻传播类专业评比中,连续两年获评应用型专业A++档次,6星级专业,全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学院办学理念:"以生为本、实践育人、融合培养"
学院培养模式:"五融合",即学科专业融合、课内课外融合、研究应用融合、学生教师融合和校内校外融合
学院培养目标:坚持内涵建设,在教学中坚持"实践育人"的方向,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以培养具备良好综合素质、深厚的知识底蕴、开阔的学术视野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目标
学院培养平台:以知识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以实践为手段的综合培养平台,培养新时代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师资力量
学院拥有一支高学历、高职称、教学经验丰富、师资结构合理的专职教师队伍,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暨南大学等国内十多所高校,现有专职教师100余名,教授7名,副教授21名,博士生导师5名,硕士生导师3名,博士后1人,博士32名,博士、在读博士占比近50%。其中,具有美国、英国、港台等境外教育背景的教师近30名,分别毕业于伦敦大学、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台湾政治大学、台湾世新大学、辅仁大学等名校。文学与传媒学院教师爱岗敬业,注重教学,潜心育人,对学生包容关爱,师生关系融洽。
三、教研成果
学院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教学科研并重,加强学科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学术研究。近年来,学院共获各级各类项目200多个,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广东省社科基金项目16项,其他省级科研项目44项,校级科研项目107项,累计获得国家级、省级课题、校级科研项目资助经费及横向项目经费达到人民币469万元以上。编写出版专著教材《大学人文读本》《大学写作实训教程》、《文学传媒新观察》等37种,发行《中文系的新酒瓶儿》《启夕秀于未振》《十夜谈》《小传统故事》四部学生创意写作集,《中国民俗巡礼》等学术论文集5种,教师发表科研论文近三百篇,成果丰硕。
学院自编报刊,蓝鸟通讯社社刊《蓝鸟》,截至2023年已发行18期;翔翼文学社自编刊物《文荃》、自编团刊《心瀚》,已发行15期。与广东各地区开展“广东民俗调查”项目,其中“广州市从化区温泉镇所辖村落文化调研”项目获得从化区党政领导和从化温泉镇政府好评。完成学生原创改编的实践课程展演11场,完成大量剧本、平面设计和影视作品。建立师生科研团队2个,成果由教师带队参加学术会议或论文发表。
四、实践平台
学院长期以来都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与专业理论知识并重培养,在教学实践中,深化产教融合,实现应用型转型,打造多元化实践平台,形成立体化应用型实践架构。如:建有岭南文化数字化研发中心、南方融媒体中心、影视创意与研发中心、新媒体研究中心。建有VR直播间、虚拟演播厅、摄影实验室、语言产业实验室、图形图像输出实验室、新媒体与创新创业工作坊、视觉艺术与影视工作坊、非遗与创意写作中心等10余间实验室、工作坊。
风雨砥砺十余载,厚德载物谱新章,文学与传媒学院以其雄厚的师资力量、立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高水平的教学研究质量,赢得社会好评,学科声誉节节攀升。文学与传媒学院以百年历史的中山大学办学传统为依托,继续坚持以本科教学为中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学科、专业、队伍、文化等各项建设水平,努力使我院各学科成为地区具有重要影响的学科专业,加快建成国内一流、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