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版块

党建工作▼ 团学工作▶

最新更新

读原著·悟初心丨文献阅读第14篇——《新民主主义论》

发布日期:2024-09-26 作者: 阅读:

文章介绍

1

《新民主主义论》诞生的背景

全面抗战爆发后,为了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作了重大政策调整,国共两党实现了第二次合作。

中国共产党对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诚心维护的,但自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随着中共政治影响的扩大和八路军、新四军的壮大,国民党内的顽固派在军事上制造反共摩擦。

就这样,面对“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必须对此系统地表明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在全国人民面前旗帜鲜明地提出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政治主张来。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毛泽东系统论述了新民主主义理论。

【馆藏3部《新民主主义论》】

2

《新民主主义论》的内容

这本著作系统地回答了当时中国民主革命和未来建设新中国的一系列根本问题。全书分为15个部分,对新民主主义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了深入剖析。

政治方面,国体上实行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政体上实行民主集中制。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经验相结合,逐步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经济方面,提出“耕者有其田”“节制资本”“平均地权”等方法和思路,在当时民族危机的情况下团结了最大化的有生力量并投入到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去,制定了当时革命的中国、抗日的中国最需要的内部经济关系,为民族独立之主权奠定了基础。

文化方面,提出共产党要领导革命取得胜利,一定要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组织建设,始终把思想建设摆在首位,克服党内的非无产阶级思想。体现了党领导人的深谋远虑。

文章摘选

在中国建立这样的共和国,它在政治上必须是新民主主义的,在经济上也必须是新民主主义的。大银行、大工业、大商业,归这个共和国的国家所有。“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此则节制资本之要旨也。”这也是国共合作的国民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的庄严的声明,这就是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经济构成的正确的方针。在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国营经济是社会主义的性质,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领导力量,但这个共和国并不没收其他资本主义的私有财产,并不禁止“不能操纵国民生计”的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这是因为中国经济还十分落后的缘故。

这个共和国将采取某种必要的方法,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实行中山先生“耕者有其田”的口号,扫除农村中的封建关系,把土地变为农民的私产。农村的富农经济,也是容许其存在的。这就是“平均地权”的方针。这个方针的正确的口号,就是“耕者有其田”。在这个阶段上,一般地还不是建立社会主义的农业,但在“耕者有其田”的基础上所发展起来的各种合作经济,也具有社会主义的因素。

影响意义

1940年1月9日,毛泽东在陕甘宁边区文化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发表题为《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的长篇演讲。据当时台下听讲者回忆,在会场的五六百名听众“被他的精辟见解和生动话语所鼓舞、所吸引,聚精会神,屏息静听,情绪热烈,不时响起一阵阵的掌声”。

《新民主主义论》一篇既出,中共党内同志都被其精辟的内容吸引与折服。新民主主义论是毛泽东思想成熟的标志,无论从命名看还是从内容看,都显示了其独创性特征,有许多观点都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未曾有过的。

它解决了两个革命阶段的衔接即如何“两步走”的问题,解决了落后的旧中国跨越资本主义阶段的难题,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供了理论来源和实践经验。

阅读感悟

在今天,现代化、民主化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新民主主义论》中关于争取人民民主自由的思想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民主主义时期面对民主、自由、人权等问题时,他们认为民主、自由、人权等是人类共同创造的文明成果,而非资本主义所独有,并结合中国的实情付诸了实践,这对于当今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无论在革命年代,还是在建设时期,都要有理论创新的勇气与决心。要勇于打破种种条条框框的束缚,借鉴外国经验而又不局限于外国经验,坚持马克思主义又不拘泥于马克思主义,从具体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创造符合实际的理论思想,开辟适合本国特点的建设道路。

我们应该借鉴和吸收当年新民主主义建设的经验,继续发扬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进行理论创新的宝贵精神,进一步深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积极探索和实践符合中国实际的发展规律,进一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返回】

地址:广州市从化区温泉大道882号广州南方学院 一号教学楼

广州南方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

邮编:510970

联系电话:020-61787352 020-61787351(学工办)


© 广州南方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