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拾遗丨指尖上的泥土艺术——泥塑(大吴泥塑)
指尖上的泥土艺术
——泥塑(大吴泥塑)
大吴泥塑的历史可追溯到南宋理宗嘉熙元年(1237年),清代中叶至民国为鼎盛时期。大吴泥塑,又称“浮洋泥塑”“翁仔屏”“大吴安仔”等,因主要分布在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县浮洋镇大吴村而得名。大吴泥塑制作时以雕、塑、捏、贴、刻、印、彩为主要技术手段,其中贴、印、彩等手法紧密结合在一起。2008年6月7日,泥塑(大吴泥塑)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Ⅶ-47。
文化特征
内涵丰富
大吴泥塑寄寓了民众祈望吉祥和扬善惩恶的思想感情。例如人物类泥塑中,有历代名贤淑女、英雄豪杰、戏曲人物,也有适应于寺观的佛道人物以及大型的造像。有歌颂、有鞭挞,也有对讽刺类内容的描绘。
用途广泛
大吴泥塑用途广泛,不但可以在传统节日和重大活动中使用,而且可以作为儿童的玩偶,更可以作为家中的陈设品,甚至成为艺术家的案头摆设和收藏的艺术品。不同文化层次和审美要求的人们皆有所悦,其思想内容,具有较强的渗透力。
乡土气息浓郁
大吴泥塑是传统自然经济和农耕社会的产物。自从700多年前身怀泥塑技艺入潮创乡的吴静山,发现村中可塑泥料,农闲以兹谋生伊始,大吴泥塑这门艺术及其作品,便与古代潮州的地方文化、风土人情紧密结合在一起,也正因如此,大吴泥塑作品又成为了研究潮州民俗文化的“活化石”。
制作工序
大吴泥塑的制作流程包括挖泥、炼泥、捏塑、烧坯、彩绘五道工序,工序之间环环相扣,紧密联系。
挖泥:泥塑的第一道工序,也是整个泥塑的基础。大吴泥塑专以大吴村西田中半米深处无沙砾且黏性强的米黄色田泥为材料。挖泥后,需将所挖泥土用大木棍反复锤捣、搅匀进行炼泥。
捏塑:泥塑的关键工序,是模塑、捏塑、贴塑的总称。模塑是指用模具将常用的头、躯干、衣服等翻塑出来并组合成一个粗略的泥坯。捏塑时,艺人综合运用雕、塑、捏、刻、印、彩等复杂技法,按照设置好的情节和造型将泥坯捏塑成型。艺人首先用棍棒将泥团轧成薄片状,用各式图案造型模具压出衣袍上的基本纹路,然后将其包裹贴在泥偶身上,并依据身体的动态做出衣褶与翻转。接着,艺人又以其他大小不等的模具单独压制出浮雕层次较高的泥片,并将其贴附在衣袍纹饰上,作为衣袍的装饰。
烧坯:首先,艺人需对泥坯进行阴干。接着,用砖块围成土窑,在土窑内放上粟壳(俗称“粗糠”)并浇上燃料,然后把泥坯并排平放在粟壳上面,再盖上粟壳。泥坯之间的缝隙也需用粟壳进行填充。上述准备工作完成后,艺人在窑的中间放置稻草绳作为导火线,在绳的一端点火,让粟壳充分燃烧,待其完全化为灰烬并呈乳白色时,完成烧坯工序。
彩绘:在业内素有“三分塑,七分彩”的说法。大吴泥塑在烧制前不上彩,所有颜色均直接绘制在烧过的素胎上。彩绘时,艺人根据泥塑形象及人物性格特征等选择恰当的颜色。
传承价值及社会影响
大吴泥塑的题材或取自潮剧情节、民间传说或章回小说故事,或直接来自日常生活,展示了潮州当地的民俗风情和历史文化状况,是广东地方文化研究的重要对象。大吴泥塑色彩鲜艳自然,艺术风格清新雅致,制作工艺复杂,需要艺人有较高的技艺和艺术修养,体现出较高的艺术价值。
大吴泥塑第23代传人吴光让先生
潮州大吴泥塑对其他民间艺术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潮州枫溪陶瓷的发展就受其影响,枫溪的人物瓷塑、动物瓷塑都曾借鉴和吸收大吴泥塑的技艺,产生了不少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