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版块

党建工作▼ 团学工作▶

最新更新

读原著·悟初心丨文献阅读第1篇——《青春》

发布日期:2024-09-25 作者: 阅读:

01

文章介绍

《青春》最初发表于1916年9月《新青年》杂志上。1915年底,袁世凯复辟称帝,李大钊虽远在日本留学,但一直非常关心国内的斗争局势。在1916年回国后,此时的中国正掀起声势浩大的反袁称帝的爱国主义浪潮,李大钊从中看到了胜利的曙光,看到了中国的黎明即将来临,中国的青春即将来临。27岁的李大钊在《新青年》第二卷第一号上发表了《青春》一文,表达改变国家、社会的决心,展现了慷慨悲壮的气魄。

在文章中,李大钊明确指出,中国是否能回春再造,衰老的民族是否能变成青春的民族,关键在于青年是否自觉,文章还对应该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这一问题进行了回答,即摆脱旧传统、旧观念的束缚,建立一个“青春中华”。这篇文章对当时的青年一代有着重大的鼓舞和教育作用,激励着大家对祖国建设和对青春奋斗的热望,直至现在的青年一代,仍然影响着很多的人。

02

文章摘选

一日有一日之黎明,一稘有一稘之黎明,个人有个人之青春,国家有国家之青春。今者,白发之中华垂亡,青春之中华未孕,旧稘之黄昏已去,新稘之黎明将来。际兹方死方生、方毁方成、方破坏方建设、方废落方开敷之会,吾侪振此“晨钟”,期与我慷慨悲壮之青年,活泼泼地之青年,日日迎黎明之朝气,尽二十稘黎明中当尽之努力,人人奋青春之元气,发新中华青春中应发之曙光,由是一一叩发一一声,一一声觉一一梦,俾吾民族之自我的自觉,自我之民族的自觉,一一彻底,急起直追,勇往奋进,径造自由神前,索我理想之中华,青春之中华,幸勿姑息迁延,韶光坐误。人已汲新泉,尝新炊,而我犹卧榻横陈,荒娱于白发中华、残年风烛之中,沉鼾于睡眠中华、黄粱酣梦之里也。

外人之诋吾者,辄曰:中华之国家,待亡之国家也;中华之民族,衰老之民族也。斯语一入吾有精神、有血气、有魂、有胆之青年耳中,鲜不勃然变色,思与四亿同胞发愤为雄,以雪斯言之奇辱者。顾吾以为宇宙大化之流行,盛衰起伏,循环无已,生者不能无死,毁者必有所成,健壮之前有衰颓,老大之后有青春,新生命之诞生,固常在累累坟墓之中也。

03

影响意义

青春意味着什么?青年该如何去行动?在文章的最后,李大钊对青年人承担历史使命提出了期望,他希望青年向着光明更加努力地往前进。在《青春》一文发表3年后,被视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五四运动爆发,一大批青年人罢课罢工、游行示威,走到历史的前台,吹响中华民族反帝反封建的号角。这篇文章让当时的青年人觉醒,激发为民族国家献身的热情,把青春献给中华之崛起。


《青春》这篇文章至今仍在青年中传诵,不仅对前世有着深刻的影响意义,还对后世的青年人有着深远的影响。时代在变化,但青春的底色没有改变:不畏险阻奔赴抗疫前线;无私奉献于西部扶贫;勇敢拼搏在每个有需要帮助的地方,处处都有青年人的身影在扛起时代的责任。2021年4月3日,在李大钊北京故居前,李大钊之孙李亚中朗诵祖父的文章《青春》节选。他说,这篇文章是祖父当年革命的号角和誓言,祖父为此奋斗始终,也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04

阅读感悟

李大钊先生说过:“国家不可一日无青年,青年不可一日无觉醒。”青年的命运,从来都是和时代紧密相连的,我除了看到李大钊先生勇挑重担,更是可以看到背后无数青年人的热血奋斗。我们的青春是朝气蓬勃和满腔热血的,作为当代青年人,我们应当更加勤奋学习文化知识,提升自身的各种技能,让“青春”出现在祖国需要的地方,做新时代的奋进者。






【返回】

地址:广州市从化区温泉大道882号广州南方学院 一号教学楼

广州南方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

邮编:510970

联系电话:020-61787352 020-61787351(学工办)


© 广州南方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