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版块

党建工作▼ 团学工作▶

最新更新

文化拾遗丨传承之中的经典——太极拳(武式太极拳)

发布日期:2024-09-25 作者: 阅读:


引 言

“学武先做人,忠厚为根本。中华太极门,正气满乾坤。”武式太极拳为我国传统太极拳五大流派之一,其理法原理丰富完整又邃密细腻。2008年,武式太极拳作为传统体育类项目被收录于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中,其保护单位为邯郸市永年区文化馆,是较早的一批全国非遗。

森罗万象,百般变化

武氏太极拳将陈氏新架与老架结合起来,又把杨露蝉“大动作”与陈氏“小动作”结合起来,行拳时重视身法,强调开合虚实,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其动作简洁紧凑,舒缓平稳,架势虽小却不局促,胸部、腹部的进退旋转始终保持中正,步法严格,虚实清楚,小巧灵活。武氏太极拳的身法主要包括含胸拔背、裹裆、护盹、提顶、吊裆、沉肘、尾闾中正等,拳势则讲究起、承、开、合,讲究“往复须有折叠,进退须有转换”,力求意、气、形三者合一。

追本溯源,不忘前人

武氏太极拳起源于清朝咸丰年间,由河北省邯郸市永年人武禹襄所创,大约有130年的历史。武禹襄,名河清,自幼酷爱武术,曾习杨氏老架太极拳,后又从陈清萍学赵堡太极拳,备悉理法,并于同期得王宗岳所著《太极拳谱》。他通过对拳谱的研究和本身练拳体验,创编而成武氏太极拳。之后他更精研拳理,勤于实践,写出多篇具有代表性的太极拳理论著作,其著作皆根据其本身体验,简练精要,无一浮词。

武禹襄(1812–1880)为武氏太极拳创始人,姓武,名河清,字禹襄,号廉泉,河北省永年县人。祖辈世代传文习武,兄弟三人,两兄皆进士后任职,禹襄自幼习文好武,性孝友,侠尚义,乡秀才,廪贡生,侯选训导。

刚柔并济,以静制动

太极拳是一整体运动,要求“一动无有不动,二静无有不静”,意欲通过整体运动,达到能够整体发力之目的。基于这一根本要求,武派太极拳的创始人武禹襄先生就特别重视习拳的质量,基础砸得瓷实,才能有好的拳术质量。俗语云:“树从根脚起,水自源处流。”武禹襄借鉴了李呈芬《射经》中有关身法要点,提出了《身法八要》:提顶、吊裆、涵胸、拔背、松肩、沉肘、裹裆、护肫;到了第四世郝月如先生又增加了腾挪、闪战、尾闾正中、气沉丹田、分清虚实,成为十三条。

太极拳的特点

柔和缓慢

柔和的前提是要放松,放松对解除疲劳积蓄力量,以及提高耐力、速度、灵敏和技巧等,都有直接关系。缓慢也是太极拳的重要特点,它是种平稳中正的缓慢,肌肉和骨节不是处在某一特定角度下收缩和旋转,而是用许多不同的角度完成一系列伸密和旋转的静力性练习。

连贯圆滑

练太极拳要求“动无有不动”、“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要求做到上下相随,节节贯串地连贯圆活,这种势与势之间的承接,就称作连贯。圆满灵活运用到动作上,要求达到中正不偏,不越界限,不被压扁,走化粘依,不丢不顶,处处圆满灵活。

协调完整

太极拳的连贯圆活,是在肌肉放松的情况下,全身肌肉群在意识指挥下做精确严密的、有组织的、有规律的统一性运动,不使各关节拉力所产生的分力破坏平衡,而是节节贯穿中求得每一动作的合力点。这在太极拳中称作协调。

时光荏苒,薪火相传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辩证的理论思维与武术、艺术、气功引导术的完美结合,是高层次的人体文化。其拳理来源于《易经》《黄帝内经》《黄庭经》《纪效新书》等中国传统哲学、医术、武术等经典著作,并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吸收了道、儒、释等文化的合理内容,被称为“国粹”。太极拳运动既自然又高雅,不仅可以强身健体,医学、生理、生化、解剖、心理、力学等多学科的研究也证明,太极拳对防治老年摔跤、高血压、心脏病、肺病、肝炎、关节病、胃肠病、神经衰弱等慢性病有很好的疗效。百多年来,武氏太极拳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日益受到中国及世界人民的喜爱。

进入新时代,太极拳依旧熠熠生辉,在不同的领域中发挥属于自己的一份光热。而作为新青年的我们亦当如此,拼搏向上,自强不息,让太极文化更加生动地展现新时代的新气息、新气象。


【返回】

地址:广州市从化区温泉大道882号广州南方学院 一号教学楼

广州南方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

邮编:510970

联系电话:020-61787352 020-61787351(学工办)


© 广州南方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