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线牵万家 | 团结一心战险阻——抗震救灾精神
多难兴邦、忧患砺党。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发生过邢台地震、云南通海地震、唐山大地震、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四川芦山地震和四川九寨沟地震等多次地震灾害。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位于龙门山中段的四川省汶川县突发里氏8.0级特大地震。顷刻间,山崩地裂,烟尘弥天,万人罹难。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灾害损失最重、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
提出过程
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和国务院组织开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救援速度最快、动员范围最广、投入力量最大的抗震救灾斗争,最大限度地挽救了受灾群众的生命,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灾害造成的损失,最终取得了抗震救灾斗争的伟大胜利。
救援人员在四川省汶川县抢救被困群众
在汶川特大地震救援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用理想凝聚力量、用信念铸就坚强、用真情凝结关爱,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救援行动,展示出了感天动地的强大精神力量,这一精神力量在2008年6月30日召开的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座谈会上被凝练总结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
基本内涵
玉树抗震救灾纪念馆
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赓续绵延,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在重大突发性危机事件中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集中凝练和高度升华。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源自全国人民全力支援地震灾区的真挚情怀,源自灾区干部群众自救互救、重建家园的生动实践,源自“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的充分彰显。这一精神,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优良作风的集中体现和重要发展,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集中体现和重要发展,也是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优势的有力彰显。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是中华民族和衷共济、团结奋斗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集体主义价值原则的充分展现。灾难是人心人性的“透视镜”,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所遵循价值原则的“试金石”。面对特大灾难,举国上下患难与共,前方后方同心协力,海内海外和衷共济,用感天动地的人间大爱,凝聚起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钢铁力量,谱写了一曲团结之歌。
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民族品格
不畏艰险、百折不挠,重灾面前不低头,生死较量不战栗,千难万险不放弃,面对满目疮痍的山河家园,中国人民用大爱托起生的希望,用大勇鼓起重建家园的信心,顽强挑战体力极限、精神极限、生存极限,哪里灾情危急就向哪里冲去,哪里有生死考验就向哪里挺进,哪里有受灾群众就向哪里集结,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希望,也要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无论是救灾过程还是灾后重建,中国人民始终以钢铁般的意志与强大的行动力筑起抵御灾难的长城,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敢于胜利的民族品格。
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时代精神
同特大地震灾害的艰苦搏斗,既需要自觉发扬人文精神的主体力量,也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在抗震救灾斗争的实践中,中国人民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科学,关爱生命的人文精神与崇尚理性的科学精神交相辉映,极大增强了取得抗击灾难的信心和底气,也为抗震救灾精神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
意义作用
在伟大抗震救灾精神的勉励下,我们取得了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的胜利,创造了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的奇迹。从汶川到玉树,从舟曲到芦山,我们经历了灾难的创痛,更在灾难中铸就了不屈的精神,凝聚了无尽的力量。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抗震救灾精神是党和人民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使之转化为艰苦奋斗的坚定意志,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
汶川地震灾后现场情况
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华民族在生与死的考验中铸就的一座精神丰碑,充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不仅是引领我们抗击各种自然灾害和灾后恢复重建的精神坐标,还是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应对重大困难与风险挑战的精神支柱。
纪念5·12汶川地震
实践要求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防灾减灾救灾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社会和谐稳定,是衡量执政党领导力、检验政府执行力、评判国家动员力、体现民族凝聚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团结就是力量,拼搏才能胜利。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我们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越是在困难的情况下,越是要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同舟共济的凝聚力,越是要鼓起越是艰险越向前的精气神。只要我们有准备,团结一心,共同应对,就完全能够从容应对征途上的各种复杂局面,战胜各种可能出现的艰难险阻。我们要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使之转化为艰苦奋斗的坚定意志,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