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锻炼青年学生的实践能力,文学与传媒学院汉语第一党支部积极响应校团委号召,扎实开展2023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并取得了丰硕成果。让我们随着文字,一起回顾各队伍的盛夏之旅!
狮前乡间,寻香探幽正当时” 苏绮晴同志
岭南制香文化调研团队是由广州南方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的6名同学组成的,本次调研地点是广州市花都区花东镇狮前村,调研时间是7月2日至7月10日。团队通过走香溪、探香林、寻香车、看香碓、品香食、喝香茶、制香粉七个香元素来书写狮前香趣。在这次三下乡活动中,我们来到花东镇狮前村党群服务中心,采访了村委干部,了解狮前村的乡村治理和乡村振兴的情况,成员们在走香溪的同时也探寻了香车遗址,通过走访还了解到了狮前村家喻户晓的两种香茶,探访到村子里存在许多有关香的元素。
本团队通过对狮前村香元素的深入调研,更好地挖掘和保护独具岭南地域特色的制香文化。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许多传统文化也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地遗忘,进而消逝在大众的眼前,而我们团队也希望通过努力可以让岭南制香文化焕发光彩。在探究狮前制香技艺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的困难,有语言不通、饮食问题、文字资料模糊等等诸多困难,但在我们团队一步一个脚印下,努力克服了困难。每个人不仅学习了狮前非遗制香技艺的制作过程,还了解了当地的客家文化。大学生应该走向社会,到社会的大课堂上去经受风雨,见识世面,增长才干,需要去基层锻炼,才能不断增强我们的实践能力!
“扶志又扶智,青春新献礼” 吕少樱同志
“探炭步调研团队”是由杨益孜担任指导老师,由11位来自不同专业的同学组成的队伍。团队于2023年7月3日至7月7日在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开展以“扶志又扶智,青春新献礼”为主题的三下乡活动。在这五天的调研过程中,我们先是去了塱头古村,对炭步镇的历史文化和人文印记进行初步了解,便于整个实践活动的开展。之后还进行了探访老党员、展开防溺水宣传教育以及反诈宣传教育、慰问老人、了解当地产业发展情况及文岗村(文一村)的农业特色等等。
这五天,我们通过和炭步镇当地居民的交谈学习,有了诸多的收获。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成功是群众、政府、社会多方努力达成的,缺少了任意一方的力量,都难以取得有效的成果。“三下乡”是我国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的重要方式,也是接触到大众生活的直接路径,我们将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这一类社会实践中来,尽力帮助到更多的人,接触到更多的事,想到更多的办法,产生更多的感想,做出更多的行动,绘制更美的蓝图,建设更好的中国!
“花开半夏,言言善果” 徐冉同志
为了解“一村一品”的致富之路,我们这几位不同年级专业的六位学生及一名指导老师组成了“摸鱼小纵队”团队,并于2023年7月5日至7月8日前往广东省广州市从化区鳌头镇龙田村,开展为期四天的以夏威夷果为例的乡村振兴之路。为了全面了解龙田村夏威夷果的生长情况,我们走进了夏威夷果种植园,种植园负责人向我们介绍种植夏威夷果的艰辛过程,以及收成情况,同时在种植园山脚下,还有一个夏威夷果的初加工厂。成熟季节进行采摘后,送到加工厂进行褪青皮、清洗、筛选坏果、干燥、打包等工序,最大程度保障果品的质量,再送往自主品牌“夏果先生”进一步深加工,负责人也向我们介绍,他们不断向周围村子的村民推广夏威夷果,并免费赠予种植户们栽种,并在成熟期按市场价进行回收,给予他们保障。用切实的行动,帮助村民们改善生活质量,走上致富道路。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事关民生福祉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本次暑期三下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也进一步的提高了队员们的综合素质,向社会展现了青年大学生的良好形象,充分发挥了当代大学生的积极作用,也深刻体会到了乡村振兴战略真实的落到实处。此次对龙田村村委及村民的整体调查走访,让我们更深入了解到农业下乡的普及程度及需要调整的部分,我们更亟待总结夏威夷果对村民影响的经验,助力农田村至整个农村农业体系行稳致远。
“以党建引领四大赋能助力乡村振兴——以陆丰市河东镇青山村为例” 熊康同志
为探索美丽乡村之奥秘,广州南方学院青山青年队于2023年7月10日前往陆丰市河东镇青山村开展为期三天的实地调研活动。本团队至青山村民委员会进行访谈,了解到青山村是一个拥有着“绿水青山”的好地方,同时也是陆丰市十大共同富裕示范村之一。通过村干部带领参观文旅产业,我们深入探索到是“党建+合作社+公司+农户”模式的引领带动了青山村产业经济发展,带领村民走上致富之路;以文化、产业、科技、人才等四大赋能,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生机活力。
通过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我获得了宝贵的社会实践经验。三下乡实践活动让我们从校园走入乡村,增强了我们的实践能力,丰富我们的实践生活,是我作为学生参与实践的一次历练。在与村书记访谈的过程中,我了解到党建对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作用,在乡村振兴中充当着重要角色,在村干部的带领下,整个村子逐渐美丽富裕起来,与曾经的村貌截然不同,带领村民致富,走向富裕生活。愿中国乡村在未来的建设中愈来愈美丽,愿广大青年保持实践热情,担起责任,勇献一份青春力量。
“咿咿学潮剧,惓惓思非遗” 周惠同志
“赶潮拾遗队”团队顺应时代发展,乘着改革浪潮,开展发扬地方传统文化的实地调研。本着“创新形式,真正深入到乡村,到平民百姓生活中去”的宗旨。本团队于7月4至7月8日前往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和普宁泥沟村进行调研。
本次活动以访问当地艺术团和走访乡村的形式,调查其对于解潮剧、英歌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现状及传承问题,为当地的传统文化的发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困境提出适当的建议。本次实践活动还有助于大学生成为发扬我国优秀文化的后备军,在实践过程中充分增长见识,发挥自身头脑灵活的优势,应用自身专业知识,为发扬舞狮文化、英歌舞文化、戏曲文化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出谋划策,并在实践过程中提高素质,提高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祖国乡村振兴工作中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如同当今许多的非遗传承问题一样,舞狮、英歌舞、潮剧等都有着自己或大或小的传承问题。以潮剧为例,潮剧这一传统的地方剧种对当代年轻人的吸引力越来越弱,一是语言受限。二是在当今快时代下,戏剧这种慢艺术显得格格不入。对于潮剧传承问题,我们赶潮拾遗小队对此积极使用小红书、抖音、微信公众号等各种渠道对潮剧进行解说与宣传,即便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影响力有限,但至少为这一非遗文化的发扬添一颗火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各族人民世代相传的文化结晶,继承与发扬传统文化是当代大学生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使命。
笃奋楫之志,行实干之路。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汉语第一党支部的同志们以青年视角关注民生国情,他们充分发挥所学专业优势,并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向下扎根,在艰苦环境中磨砺过硬本领,锤炼品德修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各队伍的成员们真正落实到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真情感应时代脉搏,用实践展现青春风采,用实干谱写奋斗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