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版块

党建工作▼ 团学工作▶

最新更新

红线牵万家 | 创新活力促发展——塞罕坝精神

发布日期:2024-06-03 作者: 阅读:

红线牵万家 | 创新活力促发展——塞罕坝精神

提出过程



塞罕坝位于首都北京向北400多公里处,河北省最北端。20世纪60年代的塞罕坝,是“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一片荒漠沙地。经过三代塞罕坝人50余年的艰苦创业,如今塞罕坝已建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百万亩人工林海,森林覆盖率达到80%,每年为京津地区涵养水源、净化水质2.3亿多立方米,释放氧气57万多吨,成为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

塞罕坝精神是在塞罕坝从茫茫荒漠到塞北“绿色明珠”天翻地覆的历史变迁中孕育形成的。河北省塞罕坝林场建设者们,听从党的召唤,用青春与奋斗,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以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塞罕坝创业初期人工造林现场

基本内涵

塞罕坝精神是以牢记使命为根本,以艰苦创业为核心,以绿色发展为鲜明特征的一个完整的精神体系。它既充满了塞罕坝人献身“绿色事业”的豪情壮志,又体现了塞罕坝人特有的理想追求。


牢记使命

1962年,来自全国18个省区市的127名大中专毕业生奔赴塞罕坝,与当地林场242名干部职工一起,组成一支平均年龄不足24岁的创业队伍,开始了战天斗地的拓荒之路。从第一代塞罕坝的建设者开始,响应国家的号召“种树去”,一直都是塞罕坝建设者始终不渝的使命担当。几十年来,塞罕坝的建设者们,把党赋予的使命责任化为自身的任务担当,历经风雨而初心不改,纵有千难万险也在所不辞。在党的召唤下,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年轻建设者们,不断进行绿色接力,“塞罕坝精神”跨越时空薪火相传。


艰苦创业

艰苦奋斗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塞罕坝的建设者们始终保持和发扬党的这一优良传统。从拓荒植绿到护林营林,他们不畏艰苦,也从未停下创业的脚步。塞罕坝的几代建设者们,在极端恶劣的自然条件和十分艰苦的生存环境中,坚持“先治坡、后治窝,先生产、后生活”的生态建设理念,靠着坚忍不拔的毅力和永不言败的韧性,探索出了“绿进沙退”的中国密码,成为了中国荒漠化防治的成功范例。


绿色发展

塞罕坝之路是播种绿色之路、捍卫绿色之路,更是一条绿色发展之路。塞罕坝的建设者们从创业开始就自觉把事业前途与绿色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他们让荒原变成森林,森林换来绿水青山,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绿色发展,是塞罕坝精神的根基,也是塞罕坝建设者们坚定不移的发展理念。塞罕坝不仅成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范例”,塞罕坝建设者还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授予“地球卫士奖”。



意义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塞罕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全党全国人民要发扬这种精神,把绿色经济和生态文明发展好。塞罕坝林场建设实践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思想的生动体现。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对于引导全社会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塞罕坝展览馆


实践要求

塞罕坝精神,是塞罕坝荒漠变绿洲的核心密码,是全国林业行业的宝贵财富,更是激励中国人民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动力。塞罕坝精神被赋予了重大的时代和全局意义,成为了新时代全党全社会必须学习和践行的伟大精神。学习与弘扬塞罕坝精神,牢记绿色发展使命,让中国人民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迈出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步伐。生态兴则文明兴。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必将在接续奋斗中成为现实。


金秋时节的塞罕坝机械林场



【返回】

地址:广州市从化区温泉大道882号广州南方学院 一号教学楼

广州南方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

邮编:510970

联系电话:020-61787352 020-61787351(学工办)


© 广州南方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