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竞赛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发展 > 学科竞赛 > 正文
实习实践▶ 就业信息▶ 学子风采▶ 学科竞赛

最新更新

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获奖教师蓝欣桐:打造“知情意行”四维融合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课堂

发布日期:2023-04-26 作者: 阅读:

第三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广东分赛暨广东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决赛中,我校文传学院蓝欣桐教师团队在此次大赛中荣获课程思政中级及以下组二等奖的佳绩。此次专访,我们特邀了蓝老师与我们分享她比赛和教学的独家经验。

蓝欣桐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硕士,主要从事新闻理论、媒介批评、新闻史等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01 困知勉行,积后成器

持之以恒,方能慎终如始。从去年十二月中下旬开始,蓝欣桐老师便着手准备这次比赛,从校级初赛到省级决赛,她一直不断积累经验,丰富知识储备。

比赛是一个需要高度凝练的过程,在整个比赛时期,如何将课程实践的方方面面凝练出来,这也是蓝欣桐老师在备赛过程中不断思考的一个问题。“备赛过程中,要将一些具象的东西抽象化,需要不断地去总结和复盘遇到的问题,最后凝练成一个核心理念。”她希望能从当代社会对于新闻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以及新文科建设改革对于新闻学专业提出的新的要求等方面去思考和提升教学理念,从而达到育人效果。

一线崩易断,万线可拉船,在比赛中团队的精诚合作尤为重要。能获省奖除了个人的努力,更离不开文传教学团队中其他老师的帮助和支持。蓝欣桐老师表示在此次比赛中,她从团队其他老师学习到了许多经验,也从中获得了很多方面的启发。此外,学校对于比赛的重视和支持,也激发了他们教师参与竞赛的积极性。

02 教学创新,永无止境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在教学理念及教学方式等方面,蓝欣桐老师一直在不断探索,希望能够进一步地去创新课程,唤起学生课堂兴趣。打造“知情意行”四维融合的新闻传播人才培养课堂,是她总体的课程创新理念。所谓“知情意行”即从认知、情感、意志和行动四个方面结合,而从“知”到“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如何将对理论的认知外化到具体的实践能力上,是新闻学子综合素质以及专业素养提升的表现。

关于教学方式,蓝欣桐老师主张的主要有以下四种,即翻转式教学、沉浸式教学、辩论式教学、大篷车式教学。这四者皆能从不同层面激发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创新课堂上课形式,旨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思辨能力、并且改变学生的新闻史学习的价值观。蓝欣桐老师同我们说到,日后她将继续探索新的课堂教学方式,培养新闻学专业人才。

03 提供指导,传授知识

在学习方面,蓝欣桐老师给新闻学专业的同学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

她表示,社会对新闻传播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同学们既需要满足过去行业对新闻工作者既是一个“杂家”也是一个“专家”的需求,还要不断加强对信息技术和新兴媒介的理解与运用。另外,在国际局势风云变幻的当下,新闻学子还应建立正确的新闻观、历史观,拥有国际视野,讲好中国故事。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跟随老师的步伐,同时要去不同邻域中探索,拓宽视野,提升能力。

对此,蓝老师建议同学们多看新闻,关心时事政治。利用碎片化时间阅读各领域的新闻报道,可以快速地帮助同学们拓宽知识视野。同时,对某一领域的新闻,如:经济新闻、科技新闻、文艺新闻,进行深入的跨学科的学习和思考,长期积累下来也能成为这一领域的小小“专”家。另外,她也建议同学们带着批判精神去看国内外的小说、电影、综艺等媒介作品,从中汲取养分,提升自己。

师泽如光,虽微致远,至此,我们本次专访也就告一段落了,感谢蓝老师的分享,为学院的发展积攒了宝贵的财富。

文传院一直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研、以赛促改,不断推进学院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积极营造全院教师教学创新的浓厚氛围,推动新媒体与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发展,全面提升学院教育教学质量。

END

作者 | 穆以纯 林映慧

图片 | 文学与传媒学院

排版 | 许乐童

执行编辑 | 袁姿 黄芯悦 曾洁欣

责任编辑 | 杨乃杰

终审 | 原月

【返回】

地址:广州市从化区温泉大道882号广州南方学院 一号教学楼

广州南方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

邮编:510970

联系电话:020-61787352 020-61787351(学工办)


© 广州南方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