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院新闻 >

学院新闻

翔翼丨一封关于“悦己”读书会的冬日来信

时间:2023-12-13

以书为友,悦读人生。大雪已至,冬日看李娟的《冬牧场》,感悟新疆游牧民族的风俗,借李娟的笔触看西北边疆雪景风光。


关于“生命”的意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有人认为生命苦涩漫长,有人却坚信生命绚烂不朽。12月8日,由翔翼文学社主办的“悦己”读书会在1教103如期举行。师生们共同探讨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和李娟的《冬牧场》,于冬日中起舞,奏响生命颂歌。


微信图片_20231220214436.jpg


此次读书会分为三个环节:《我与地坛》的读书分享、陶成涛老师点评、围桌讨论。同时,还包括了互动环节:问答竞赛、好书互荐。


环节一

《我与地坛》的读书感悟

来自22汉语言文学冯若愚同学首先介绍了北京地坛、史铁生的生平及写作背景,还提到了史铁生文章里“忆母”的内容。接着她为我们带来书中的文本选读、佳句欣赏,引发我们关于生与死的哲学思考。



环节二

陶成涛老师点评

陶成涛老师的点评主要分为三点。一是史铁生书中描写的母爱令人感动,二是告诉我们如何面对苦难,三是分享了自己去北京地坛游玩的经历,他说地坛是史铁生自我寄托的生命外化。



环节三

围桌讨论

《我与地坛》、《冬牧场》

对于史铁生《我与地坛》,翔翼成员进行围桌讨论,羊宇森、冯若愚、朱朝葳、彭骜等同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们阐述了作者与地坛的关系,地坛是祭祀的场所,也是作者的精神力量。通过地坛,作者实现了对生命的追问和反思。地坛不但为“我”提供了一个冷静思考的“避难之所”,“我”更是在地坛中反复地、年复一年地思考着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并最终明白安稳的灵魂才是生命的归宿。


对于李娟《冬牧场》,23汉语言文学的冯子殷同学简单介绍了书中内容,阐述“他者”视角,以旁观者的“他者”视角,更能客观全面展现汉族与少数民族风俗民情的碰撞。朱朝葳同学对此也进行了补充,提到“他者”视角可以表现两个民族对同一件事情的不同看法,给冬牧场更多维的视角。


陶成涛老师还另外提及了李娟的另一本经典作品《阿勒泰的角落》,向同学们介绍书中有趣的片段。主要讲述了李娟跟随家庭进入阿勒泰深山牧场,经营一家杂货店和裁缝店,与逐水草而居的哈萨克牧民共同生活的故事。



互动环节

接下来同学们对《我与地坛》和《冬牧场》进行了知识问答竞赛,回答正确者获得精美的手写书签一份。同学们踊跃参与问题竞答,在抢答中获得了更多对于作品的理解,气氛融洽和睦。



紧接着,师生们一起完成好书漂流瓶的明信片写作。同学们仔细斟酌着,认真地一笔一画写在明信片上,娟秀的字迹和独特的感悟给予该次活动赋予该次活动更特别的色彩。写完之后互相抽取,神秘感和惊喜感满满,让整个互动环节变得更有趣味。



本次的“悦己”读书会历时2小时,分享现场气氛浓厚,大家在相互交流中增进了对所选书籍的理解,在阅读中不断升华,在交流中不断进步,感受书籍给予的养分。让阅读变为一种习惯,期待下一次的读书会有更多的同学参与!


640 (16).jpg




地址:广州市从化区温泉大道882号
广州南方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
邮编:510970
联系电话:020-61787352

© 广州南方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