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文学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游鸽副教授率我院教师代表赴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和文化创意与管理学院进行调研与交流。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焦俊波、文化创意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朱丽峰等接待了我院代表团,双方围绕人才培养、学科融合、实践教学、办学特色及硕士点建设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共同探讨传媒与人文教育融合发展的新路径。
我院副院长游鸽副教授,网络与新媒体系主任胡美香教授、新闻与传播系主任陈珂副教授、新闻学专业教师罗希副教授、李娜博士以及网络与新媒体系副主任高进老师等六人一同参与此次交流活动。本次调研旨在通过对标国内一流传媒院校,学习其在学科布局、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方面的先进经验,为我院相关工作的提质升级寻求可行路径。
座谈会上,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焦俊波副院长对我院代表团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系统介绍了该院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方面的成果与规划。他重点指出,学院通过明确专业定位,形成了新闻学、传播学两专业协同发展的格局,其中传播学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面对传媒业态的深刻变革,学院积极布局前沿领域,率先开设了“人工智能新闻”微专业,并成功将相关课程纳入新版人才培养方案。同时,学院正积极申报文工交叉融合的新专业,以工学门类探索智能技术与传播深度融合的跨学科育人新路径。


座谈会现场
浙江传媒学院文化创意与管理学院朱丽峰副院长则分享了文化创意与管理学院在跨学科融合与校企协同育人方面的创新实践。学院通过打造开放式 “项目超市”,并与华与华营销咨询公司、无忧传媒等行业头部企业持续共建 “双创班”,有效实现了教学资源与市场需求的动态对接,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行业实践环境。

座谈会现场
座谈会后,我院教师团队参观了浙江传媒学院传媒实践教学与艺术创作中心的“人工智能内容生成与国际出版实验室”与“虚实融合智能演播实验室”。作为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重要支撑平台,实验室配备了AIGC信息加工工具系统、XR虚拟拍摄系统、无穿戴动作捕捉系统、虚拟摇臂机器人、轻型智能遥控云台、4K导播切换台、自动化控制数字调光台、自动化控制调音台等前沿设备。实验室老师现场演示了如何利用这些便捷高效的技术解决方案,将其应用于新闻生产、虚拟拍摄及国际出版等教学实践。这些方案在支持学生前沿创作与学科竞赛方面取得的成果,令我学院教师印象深刻,并深受好评。


我院教师团队参观了浙江传媒学院的
传媒实践教学与艺术创作中心
此次调研为我院在数字人文专业方向凝练、跨学科课程体系重构、实践教学平台升级以及校企协同机制创新等方面提供了宝贵借鉴。调研期间,我院教师还专程看望了现硕士就读于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的2024届毕业生蔡思敏同学,师生共同参与了交流研讨。未来,我院将与浙江传媒学院等相关学院保持密切沟通,共同探索符合数字时代要求的人文传媒教育新范式,为学科建设与发展注入新动力。

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和文化创意与管理学院
教师与我院教师合影留念

我院教师还专程看望了现硕士就读于
浙江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的
2024届毕业生蔡思敏同学(左起第五位)
文字 | 罗希
图片 | 罗希 李娜
排版 | 林静思
执行编辑 | 林静思 林雅漪 黄健聪
责任编辑 | 代倩 许洋洋 覃韵萍
终审 | 杨乃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