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诗集介绍

书名:
《众树歌唱——树叶末端,一团团火焰绽放》
顾 问:孙 立 周凤玲
主 编:苟志和
编 辑:朱金凤 刘思思
邱诗瑶 熊文漩
张丽婷 谭珂雯 麦奕瑶
出 品:广州南方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广州南方学院创意写作中心
刊 印:2025年9月
来 源:
此书为文学与传媒学院学生实践课程成果。
02 主编及顾问介绍
孙立,任广州南方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院长。现为中文系古代文学教研室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古代文学教研室主任。学术兼职为广东省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会副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文学批评史、域外汉学及先秦文学等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工作。教授课程为“先秦两汉文学史”、“中国古代文论选”、“中国文学批评史”、“《诗经》精读”等课程。
周凤玲,任广州南方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副院长,现为中国语言文学教师,博士,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第二语言习得、汉语国际教育、语言生活等,教授课程为古代汉语、训诂学、文字学。
苟志和,副教授、二级作家,中国人民大学创造性写作硕士,主要从事现代诗歌(小说)研究与创作等领域的研究及教学工作。在广州南方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开设“现代诗歌研究与创作”课。
03 自妙笔生花 见笔底火花
(诗集节选)
从升腾的夜色坠下,
我复归于我的肉体。
那二十亿年前就死去的目光,
仍然执着地牵引潮汐。
——谭珂雯《梦》
月亮悄然显现
清冽的银光照亮了你
人们看见了凋落
也将在黑暗深渊中听到你的呐喊
或许,生命正在舒展
——梁美薇《孤独的树》
伟大的神话
私人的呓语
在你问起我的那一刻
我或许是想起旧物名字的了
——蔡锦霞《不过是一件旧物》
春天只是一封寄往远方的未读信
我的心仍在沧海桑田
雨不断将泪流向车窗
还能有几次属于我的春
等待着启封?
——温苏杨《春来过》

《众树歌唱——树叶末端,一团团火焰绽放》诗集
04 读年轮诗篇 溯森林之心
文学与传媒学院苟志和老师开设的“现代诗歌研究与创作”课程,在师生共同努力下,结出了丰硕成果。作为一名拥有逾二十年读诗、写诗经验的诗人,苟老师初时既感欣喜,也不免心怀忐忑——他深知现代诗歌门槛之高、探索之艰,有效的教学绝非一日之功。

《众树歌唱——树叶末端,一团团火焰绽放》诗集
然而,令他欣慰的是,仅仅一个学期过去,学生们不仅迅速融入课程,更在创作中展现出令人惊喜的活力与灵气,写出了许多真挚鲜活、洋溢青春气息的诗作。课程进入第二年,学生的创作能量愈发蓬勃,成果更为丰硕——目前已有五位同学的作品在省内知名诗歌刊物上发表。

《众树歌唱——树叶末端,一团团火焰绽放》诗集
在部分同学的协助下,苟志和老师将同学们的优秀作品悉心整理、汇编成集。该诗集更是在孙立院长与周凤玲教授的悉心指导下顺利出版,为这段诗歌教学之旅留下了隽永的注脚。
05 聆森林交响 触片刻共鸣
在苟老师的引导下,南院学子们逐步走进诗歌的世界,感受其中蕴藏的精神力量。
教学中,苟志和老师特别强调庞德所倡导的“简洁、精确”原则,并以此启发学生把握现代诗的精髓——自由地感知、遐思与表达。在“树”、“雨”、“海”、“旧物”四个统一的创作主题下,学生们展现出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将课堂所授的技法与心灵的脉动融为一体。他们逐渐领悟到诗歌中那些珍贵的元素:精神的遨游、情感的深度,以及对节奏、断裂与留白的驾驭,最终写下真正属于自己的、充满生命力的句子。

正如苟志和老师所言:“从集子中这些作品可以看出他们做到了将文字与自己的生命相连,他们的感觉丰富、鲜活而富有质感,他们在短短的篇幅中找到了自己的声音,他们的声音自由干净,充满生命力,可以抵达令人惊喜的深度。”

诗集收录了多届学生的优秀习作,其中部分作品已见于省级诗歌刊物。书中还特别辑录了学生的评述文章,展现出他们在诗歌鉴赏与批评层面的思考轨迹。这些诗作或许尚带青涩,却无比真挚与鲜活;它们记录着年轻心灵的跃动,是青春在纸页上留下的温度,亦是对生命真诚的叩问与回响。

文字 | 吴相如
图片 | 揭爱珍 郑元
出镜 | 蔡奕顺
排版 | 林静思
执行编辑 | 林静思 林雅漪 黄健聪
责任编辑 | 许洋洋 覃韵萍
终审 | 杨乃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