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志愿者们与小朋友们
七月骄阳似火,炽热气息笼罩大地,文鼎筑梦传薪队的志愿者却如夏日清风,坚守如初。文鼎筑梦传薪队是一支由文学与传媒学院汉语第一党支部书记陈伟霞老师、副书记李萍老师指导,由队长廖金勇带领的队伍。
7月15日,“百千万工程”实践活动次日,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容桂街道振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内,两名志愿者八点前便在一楼大厅等候小朋友们的到来,身姿挺拔、面带微笑,目光在入口处寻觅。家长牵着小朋友陆续到来,志愿者赶忙迎上,温和打招呼后微微俯身,轻柔地从家长手中接过小朋友的小手。待所有小朋友均到齐,一天的课程便正式展开。
丹青绘景 花园藏趣

小朋友们认真画画中
文鼎筑梦传薪队的队员们不仅给小朋友们上课,还作为助教协助容桂街道振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老师们进行绘画、太极、篮球等特色课程的开展,维持好课堂秩序。
今天上午的第一节课是美术绘画课,容桂街道振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何老师以“花园”为题,借展示花卉作品图片引领孩子们借助水彩笔、铅笔描绘自己的“小花园”。在这个过程中,何老师时不时在教室里来回巡视,悉心指导构图与色彩搭配。小朋友们皆踊跃参与,认真完成自己的作品,有些作品配色大胆,想象力丰富,童趣十足。


小朋友们展示绘画作品
午间承脉 英模润心

小朋友们学习“认识小英雄,同心学榜样”课程中
午休时间结束,进入下午的课程学习,下午第一节课是李秦蓉老师带来的 “认识小英雄,童心学榜样” 。李秦蓉老师通过图片、动画以及知识竞赛等方式讲述了王二小、雨来的故事以及一些国学经典故事,这不仅深化了小朋友们对红色精神的理解,还让仁义礼智信的种子悄然播撒。古今榜样的力量交融,在幼小的心灵里筑牢精神根基,让红色传承与文化底蕴同频共振。
短暂的课间休息之后,温鑫怡老师的“红色漫画解构课” 接力开讲。温鑫怡老师巧妙运用连环画这一独特形式,逐帧拆解《鸡毛信》的精彩剧情。她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小朋友们带着问题去观察画面中的每一处细节,孩子们听得全神贯注,积极回应她提出的问题。通过这种深入浅出的解读方式,抽象的“英雄”概念变得鲜活具体,红色精神在小朋友们的心中也留下了更为深刻、清晰的印记。

温鑫怡同志“红色漫画结构课”授课中
自习暖情 书记同行

文学与传媒学院汉语第一党支部书记陈伟霞同志给小朋友辅导作业
一天的课程结束,自习环节开启。文学与传媒学院汉语第一党支部书记陈伟霞同志走到小朋友们身旁,时而俯身悉心辅导作业、答疑解惑,时而坐下亲切地了解小朋友们的学习进程、倾听心声。
那一笔一划的悉心指导、一言一语的温柔关切,让教室充满温情。这不仅是知识的查漏补缺,更是心与心的靠近,为小朋友们的成长之旅注入 “领路人” 温暖而有力的力量。


小朋友认真写作业
分队并行 社区添力

廖金勇同志协助振华社区社工探访居民
课堂之外,文鼎筑梦传薪队开启“双线作战”模式。派出小分队深入社区,积极协助容桂街道振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全面且细致的社区基础信息统计与隐患排查工作。
在统计井盖时,队员们沿社区主次干道与背街小巷逐一排查,清点雨水和污水井盖数量,仔细检查每个井盖外观,标记问题井盖并记录位置、问题类型及周边环境。同时,小分队摸排社区无人居住楼房,挨家走访判断是否有人住,记录无人居住房屋信息并留意安全隐患,为社区管理规划提供参考。小分队还勘测了社区空地状况,查看地面情况并记录面积、位置等信息,为空地改造利用提供依据。
在此过程中,廖金勇同志与李熊新同志不辞辛劳、深入挨家挨户开展探访工作,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用实干为社区治理筑牢根基、增添动力,让“百千万工程”的担当,在基层服务的每一处细节中落地生根、绽放光彩。

小分队正在清点井盖数量
结 语



志愿者坚持“手递手”安全护送
夕阳渐落,送走最后一位小朋友,文鼎筑梦传薪队一日工作结束。无论上学放学,志愿者们坚持 “手递手” 守护:从家长手中接过求知目光,课后再稳妥送回牵挂。安全至上的承诺,贯穿朝夕,是文鼎筑梦传薪队不变的坚守。
这一天,文鼎筑梦传薪队热情不减。从课堂上的知识传授、心灵滋养,到社区里的实干助力;从自习时的温情陪伴,到护苗返程的坚定守护,他们以行动诠释担当。在这场“百千万工程”实践活动中,志愿者们初心如磐,用爱与责任为小朋友成长护航,为社区发展添彩,让奉献精神在实践中熠熠生辉。
文字 | 李秦荣(文鼎筑梦传薪队)
图片 | 李熊欣 阮宇欣(文鼎筑梦传薪队)
排版 | 雷嘉怡
执行编辑 | 林静思 林雅漪 黄健聪
责任编辑 | 许洋洋 陈伟霞 李萍
终审 | 杨乃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