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最新更新

学姐面对面 | 新闻人何思仪:跨界成长的N种可能

发布日期:2025-11-23 作者: 阅读:

当秋意裹挟桂香悄然远去,冬风携着新程踏歌而来,季节的更迭里,藏着青春步履不停的成长序章。为了帮助学生们明晰职业发展方向、积累学习经验、搭建交流的桥梁。11月12日,“学姐面对面”沙龙讲座在文传学院1号教学楼401举行,2022级达人新闻学专业的何思仪受邀作为本次讲座的嘉宾,以“‘平面’到‘影像’——一个新闻人的多栖实战路线”为主题,结合自身的成长和工作经验,为在场的同学们带来一场干货满满的成长盛宴。文学与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系代倩老师、辅导员满丽老师出席本次讲座,与同学们共同聆听成长故事、交流对行业的感悟。

代倩老师主持讲座

讲座伊始,代倩老师作为代表发表致辞,她鼓励同学们以何思仪同学为榜样,珍惜校园提供的实践资源,保持跨领域探索的热情,希望大家以兴趣作为锚点,在实践中锤炼本领,拓宽自己的视野。


何思仪学姐自我介绍

何思仪学姐围绕自身的实习历程展开分享,将自己的成长轨迹拆解为“探索-深耕-多元”三个阶段,让在场的同学们对跨领域探索有了直观的理解,生动展现了新闻学子在新时代媒体环境下的成长路径。

探索期:以兴趣拓宽成长边界

何思仪学姐分享实习经验

何思仪学姐坦言实习初期以“主动试错,挖掘潜力”作为自己的核心目标,因此积极地投身于多种实践活动当中。通过一系列多元的尝试,不仅逐渐挖掘出自身的潜力,更通过与行业前辈的交流碰撞,逐步明确了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正如她所说:“每一次尝试都是一次成长,都在为自己的职业认知打底。”结合自身经历,她鼓励同学们要勇敢迈出第一步,以兴趣为起点,运用好学院为我们提供的各类实践平台和资源渠道,在多元学习与不断试错中积累属于自己的经验与认知。

深耕期:以专业能力夯实立身之本

何思仪同学在分享中强调,实习中期将重心转向核心业务能力深耕,持续在平面设计与影像创作领域打造自身优势,并以在广州市广播电视台担任平面设计实习生期间的经历为例,详细介绍了设计稿从参与策划选题、收集素材、根据反馈调整方案到完成初稿的完整打磨流程,她指出每一件作品都凝聚着团队心血,她分享巧妙串联专业学习与知识素养,充分体现我院教学与实践的高度契合。专业能力是立足的根本,只有不断地深耕细作,才能在领域内闪闪发光。

多元期:以综合能力实现跨界突破

何思仪学姐分享作品

何思仪同学向我们分享了个人近期规划。她表示,正以扎实行动深耕专业领域,稳步向“综合性传媒人”的目标迈进。计划将平面设计的审美能力与影像创作的叙事能力相融合,实现跨学科赋能,推动自身从“单一技能执行者”向“综合能力实践者”的转变。她的成长历程不仅是个人努力的缩影,更印证了多领域协同发展的价值。为我院学子们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范本,也帮助大家进一步明晰了教学与行业需求间的衔接方向,也为应对未来的行业挑战做好充分准备。

现场同学们认真听讲

何思仪同学还围绕简历制作、面试技能等同学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分享了一系列实用的经验。她强调,简历的制作既要突出核心优势,更应注重成果量化,作品集则需融入个人风格,清晰呈现专业成长轨迹;面试前要做好充分的行业调研,交流中主动展示自身优势与学习潜力。她同时鼓励大家要多参与高水平的专业赛事,以赛促学、以赛赋能,并通过持续关注行业动态、赏析优秀作品、拓展跨领域视野,不断提升审美积累与综合素养。


何思仪学姐分享简历制作经验

讲座的最后,由代倩老师进行总结,她肯定了何思仪同学在专业实践中的探索精神,她进一步指出,何思仪正是学院育人土壤中生长出的“浓烈”而独特的样本,生动诠释了新闻教育的本质:“不在于生产标准化产品,而在于激发每一个独特的灵魂,找到自己响亮的表达。”同时寄语同学们:“以兴趣为舟,以专业为桨,像何思仪同学一样敢于实践,保持对生活的敏感和热情,在传媒的浪潮中找到自己的方向。”

现场大合照

此次讲座的结束,不是经验分享的终点,而是我院以榜样为引领,以传承促进成长链条的延伸。未来,我院将持续深耕跨学科育人实践模式,打造多元技能的成长土壤,让每一份热爱都获得滋养,让每一位学子在广阔的天地中扎根专业,拥抱多元。


文字 | 陈冰仪

图片 | 陈晓静

排版 | 林静思

执行编辑 | 林静思 林雅漪 黄健聪

责任编辑 | 代倩 覃韵萍 满丽

终审 | 杨乃杰

【返回】

地址:广州市从化区温泉大道882号广州南方学院 一号教学楼

广州南方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

邮编:510970

联系电话:020-61787352 020-61787351(学工办)


© 广州南方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