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非遗
一针一线扎结年华,一浸一染绘就诗意。9月16日下午,广州南方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语言文字服务团队的同学们在游婉雯老师的带领下,奔赴从化区善施学校,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沉浸式非遗扎染实践课”。

负责本次课程的小老师是来自23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张子盈同学,她以“手作魔法”为引,带孩子们叩响了扎染艺术的神秘之门。

课堂教学

课堂伊始,小张老师抓住小朋友们的好奇心,巧妙地利用卡通熊猫小记者达达的视角,带他们走进不一样的扎染世界。小张老师向学生们提问:“你知道扎染有哪些代表吗?”学生们热情高涨,争先恐后地回答小张老师的问题。他们的热情无疑是对扎染文化最好的认可。每位积极答题的同学都收获一份扎染挂件,小张老师以文创为媒,让非遗的种子悄然在孩子们心中扎根。


接着,小张老师通过ppt详细介绍扎染技艺的起源、发展、流派以及常见艺术品等,让同学们多方面感受扎染非遗文化的魅力。在充分了解之后,小张老师为小朋友们播放扎染实操视频,并耐心地讲解每项制作步骤。小朋友们在小张老师的指导下亲手体验扎染制作,从构想到实践,感受白布与染料在指尖碰撞,真切触摸非遗技艺的温度。过程中还穿插了互动答疑环节,小张老师一边讲解,一边耐心调整同学们的手法。完成之后,同学们还互相分享创作心得。在扎染魅力的感染下,课堂充满了欢声笑语。

以绳结扎,以颜料浸染,
结线刹那如同制作盲盒。
花纹、冰裂纹、泼墨山水,
每一道纹路都是与自然的对话,
每一幅作品都是无法复制的孤品。
课程尾声,小朋友们迫不及待地想要拆开绳结一窥成果,但“魔法的诞生”还需要最后的密封晾晒。待时间沉淀,这些由孩子们亲手制作的扎染作品,将成为他们与非遗文化对话的艺术勋章。



浸润于非遗扎染的实践课堂,小朋友们深入领略扎染的技艺奥秘。当传统技艺与童真创意碰撞,布里生花的非遗魔法,正以最美的姿态在新一代心中绽放。

图片 | 陈杏倩(语言文字服务团队)
文字 | 谢琳琳(语言文字服务团队)
排版 | 林静思
执行编辑 | 林静思 林雅漪 黄健聪
责任编辑 | 许洋洋 覃韵萍
终审 | 杨乃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