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最新更新

深化校地合作 | 文学与传媒学院与善施学校开展共建教学实践基地座谈会

发布日期:2025-09-16 作者: 阅读:

在教育创新与文化传承的征程中,校地合作的深度与广度不断拓展,为培育新时代的复合型人才开辟了新路径。为深化产教融合,强化实践育人,9月16日下午,广州南方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与从化善施学校开展共建教学实践基地座谈会。此次座谈会聚焦教学实践基地的建设,旨在为我院学子搭建从理论学习到实践教学的桥梁,交流实习生派遣等人才培养机制,共同建设优秀教学实践基地。

座谈会现场

座谈会现场

本次善施学校走访活动中,广州南方学院教务处陈潇老师、文学与传媒学院北片区实习实践基地负责人刘涵玉老师、中国语言文学系游婉雯老师、钟依琼老师、齐欣老师出席,与善施学校毛小霞副校长、教导处李小彩主任,以及我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实习生陈绮健、王利珠同学共同进行讨论。

文学与传媒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钟依琼老师、游婉雯老师、齐欣老师参会

座谈会伊始,广州南方学院教务处陈潇老师谈到北片教育指导中心被评为校级优秀教学实践基地,其中善施学校是北片区与文学与传媒学院深度合作学校。她指出,实践基地的建设需要双方紧密配合,我校已有多个实践教学基地被评为优秀,善施学校与广州南方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的合作成果尤为突出。陈老师对善施学校给予学生实践及实习机会表示感谢,并表示期待后续合作。

广州南方学院教务处陈潇老师发言

从右到左依次为:善施学校毛小霞副校长、善施学校教导处李小彩主任、我校文学与传媒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实习生王利珠、陈绮健同学


善施学校毛小霞副校长高度赞扬了我院2022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习生陈绮健、王利珠。两位同学于本学期初来到善施学校,表现积极,态度诚恳。2025春季,在善施学校实习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四位实习同学也获奖颇丰,先后获得优质均衡质量提升练习设计评比活动一等奖,2025年从化区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教学设计和录像课评比活动三等奖等。毛校长提出,未来可共建课程、阅读空间,举办“作家进校园”活动,助力双方人才培养,深化两校合作。

善施学校教导处李小彩主任分享了三大实践课堂的招生进度、教学成果与合作设想,并对我校的育人质量给予了高度肯定。

善施学校教导处李小彩主任发言

讨论中,我院中国语言文学系刘涵玉老师介绍了三大实践课堂的开展情况,并分享了本学期对古诗词实践课堂、非遗实践课堂、创意阅读与写作实践课堂的构想与准备工作。她介绍,本学期第一节非遗课堂——扎染工艺,正由文学与传媒学院语言文字服务团队的同学们在楼下有序进行。此类课程虽不同于主课,但对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刘涵玉老师建议,未来可进一步丰富非遗课堂内容,并将其与阅读空间建设相结合,从而深化校校合作,为孩子们提供更丰富的学习空间。

文学与传媒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刘涵玉老师发言

座谈会的最后,双方前往善施学校校内的广州乡村画童美术馆旁听非遗实践课堂。我院语言文字服务团队的张子盈小老师和助教耐心地向小朋友们讲解扎染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以及基本技巧,从简单的捆扎手法到色彩搭配,每一个步骤都细致入微。在实践环节,小朋友们积极参与,亲手体验扎染的乐趣,从一块块白布到色彩斑斓的成品,他们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得到了充分锻炼。这种将非遗文化与现代教学相结合的实践课堂,为孩子们的成长增添了独特的文化底色。

文学与传媒学院语言文字服务团队的张子盈小老师为学生们介绍扎染知识

学生们动手体验扎染工艺

此次座谈,不仅为广州南方学院与善施学校的协同育人事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更开启了双方在教育创新与文化传承领域合作的新篇章。我院后续将提供更多优质资源与专业指导来加强基地建设。善施学校也将协同推进实践教学基地的高质量发展,共同构建长效共赢的合作新机制。

展望未来,双方将继续携手并进,以实践为纽带,以创新为动力,共同探索多元融合的育人路径与资源共建模式。我们坚信,在两校的精心培育与一线实践的淬炼之下,必将有更多南院学子在善施学校的沃土上茁壮成长、绽放才华,为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文学与传媒学院语言文字服务团队成员们与善施学校同学们合影留念

文字 | 袁秋楠

图片 | 刘凯荣

排版 | 林静思

执行编辑 | 林静思 林雅漪 黄健聪

责任编辑 | 刘涵玉 代倩 吕霞飞 覃韵萍 许洋洋

终审 | 杨乃杰

【返回】

地址:广州市从化区温泉大道882号广州南方学院 一号教学楼

广州南方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

邮编:510970

联系电话:020-61787352 020-61787351(学工办)


© 广州南方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