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广州南方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召开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全体教职工会议。会议围绕教学工作、招生与就业、科研项目申报、学生工作等重点议题作系统部署,旨在进一步凝聚共识,激发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共同推动学院各项事业再上台阶。文学与传媒学院院长孙立教授、副院长周凤玲教授、副院长游鸽副教授、院长助理陈希教授、网络与新媒体系主任胡美香教授、新闻与传播系陈珂副教授、党总支副书记兼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杨乃杰老师及全体教师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行政办公室主任潘静老师主持。

会议由行政办公室主任潘静老师主持

会议现场
孙立院长在总结发言中深刻阐述了“教书”与“育人”的辩证关系。他强调,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成为学生品德、学业与人生的导师。面对“95后”“00后”学生个性鲜明、思维活跃的特点,教师应理解、尊重、引导他们顺利融入社会。孙院长指出,本科教学评估既是对教学体系的检验,更是对育人成效的考核。他号召全院教师团结一心,互帮互助,以饱满的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关心关爱学生,将育人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为顺利通过本科教学评估、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文学与传媒学院院长孙立教授对本学期的工作提出了期许
会上,周凤玲副院长对学院教学工作从日常教学、合格评估、教学研究三方面进行了全面总结和部署。她指出,2026届毕业论文准备工作已启动,导师遴选、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排课等事项正有序推进。近年来,学院师资力量持续增强,这不仅为为教学工作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对教学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提出了更高要求,这既是挑战,更是发展的动力。她寄语全院教职工要凝心聚力,团结协作,共迎合格评估,并引用“直挂云帆济沧海,乘风破浪会有时”作为勉励,表达了对未来全院上下同心、共创佳绩的坚定信心

文学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周凤玲教授对学院上半年教学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
游鸽副院长就学院就业与招生工作作相关汇报。他指出,2025届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总体就业率超出预期目标。同时,学院升学率持续攀升,并通过拓展合作渠道,为学生开辟了更多元、畅通的深造路径。面对2026届毕业生规模扩大带来的就业压力,游鸽副院长建议指导教师加强职业规划引导,实施“前置就业”策略。最后,他强调,招生就业工作是学院发展的生命线,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希望全体教师凝聚共识、形成合力,为吸引优秀生源贡献力量。

文学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游鸽副教授汇报学院就业与招生工作
陈希院长助理就学院科研工作发表了动员讲话。他指出,学校近年在国家级项目申报上保持良好势头,但文学与传媒学院在纵向项目与高水平论文方面仍有攀升空间。他强调,作为应用型高校,教学与科研是并驾齐驱的“双翼”,雄厚的科研实力不仅是学院核心竞争力的基石,更是未来申报硕士点的关键所在。为此,他鼓励全体教师,要勇于担当,积极投身国家级、省级课题的申报,力争在科研战场上产出更多标志性成果,为学院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文学与传媒学院院长助理陈希教授就学院科研工作发表讲话
学工办主任杨乃杰老师介绍了学院学生工作的概况。她指出,下一阶段的学生重点工作将围绕毕业生就业支持与23级学生搬迁工作开展,强化安全稳定、心理关怀与价值引领。此外,学院将继续依托科技文化节、文体艺术节、学科竞赛等平台,持续打造实践课程展演品牌,提升学生的实践活动效果,实现实践育人的培养目标。

党总支副书记兼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杨乃杰老师介绍学院学生工作概况
会上还举行了教学督导聘任仪式,并介绍了新入职的专任教师。

文学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周凤玲教授介绍新入职教师

网络与新媒体系主任胡美香教授介绍网络与新媒体系新入职教师

新闻与传播系陈珂副教授介绍新闻与传播系新入职教师

本次大会全面梳理了学院在新学期的重点任务与发展方向,凝聚了共识,激发了干劲,为文学与传媒学院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全体师生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目标、扎实行动,全力保障新学期各项工作有序、高效推进。
文字 | 鲁锐
图片 | 张嘉伟
排版 | 林雅漪
执行编辑 | 林静思 林雅漪 黄健聪
责任编辑 | 代倩 吕霞飞 陈珂 许洋洋
终审 | 杨乃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