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最新更新

狠抓细节 扎根教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召开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教学工作会议

发布日期:2025-11-08 作者: 阅读:

狠抓细节扎根教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教学工作会议

为全面迎接并确保顺利通过即将到来的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文学与传媒学院于11月5日下午14:30,召开了一场全面、深入的教学工作专题会议。会议由周凤玲副院长主持,各系专业教师及教务管理人员共同参与,旨在统一思想、明确标准、凝聚力量,以最高标准、最实作风做好评估冲刺阶段的各项准备工作。

会议期间

会议现场

一、 聚焦课堂教学核心,筑牢教学质量生命线

周凤玲副院长开宗明义,指出合格评估是当前学院工作的头等大事,而课堂教学则是评估专家考察的重中之重。她围绕日常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了细致入微的部署。

强化课堂秩序与管理: 针对目前部分课堂存在的“学生就坐分散、后排玩手机”等现象,全体教师必须加强课堂管理,通过课堂巡视、主动提问互动等方式,引导学生集中就坐、抬头听课,营造专注、积极的课堂“精神风貌”。良好的课堂秩序是教学效果的基本保障,也是评估专家形成第一印象的关键。

严格落实过程记录:全体课程必须严格执行点名制度,统一使用“学习通”平台进行考勤。对于不熟悉操作的新教师,学院教务办公室将提供一对一指导,确保教学过程的全程留痕、有据可查。

规范教材与笔记要求:学生上课须携带教材,对于选修课等特殊情况,教师需引导学生准备相应的学习材料。周副院长建议,将“课堂笔记”纳入课程的过程性考核评价体系,以此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为课程考核提供重要依据。

周凤玲副院长发言

二、 严抓教学规范与执行,夯实评估工作基础

周副院长强调,评估工作的成效体现在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规范性上。她将教学材料、实践课程与教学流程的规范要求深度融合,进行了系统解读。

教学材料:从撰写到归档的全程质控

教学材料的规范性是评估专家“细抠”的重点,会议就多项教学材料的准备与提交标准进行了逐一解读,包括教案撰写、试卷归档与评阅、教学大纲更新、过程性评价设计等方面。

每位教师的教案需要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试卷评分必须“给分有理、扣分有据”,总分核算务必准确无误;平行班的教师要尽量统一平时作业和练习题的发放争。教学大纲的参考文献应注重前沿性,优先选用近五年资料。过程性评价应至少包含三项(不含考勤),评分标准需描述清晰。

实践课程:安全与质量并重的底线要求

实践课变更教学地点,必须提前报备。周副院长重申 实践课“学生在哪,教师在哪” 的原则,要求教师必须全程在场指导,确保教学安全与质量。

教学流程:严守纪律与柔性管理相结合所有调停课必须严格按照OA流程审批,尤其是因私调课,必须经学院层面签字同意。紧急情况(如突发疾病)可先向教务办报备并及时通知学生,事后补全手续,严禁“先斩后奏”。周副院长动情地表示,制定规则旨在保护教师,避免教学事故,学院在执行中将秉持“先原则,后温情”的态度,与老师们共同面对和解决困难。

会议现场

三、 协同推进教研与毕设,展现学院综合实力

教学研究工作与毕业论文(设计)是展现学院教学深度的重要窗口。

教学研究与竞赛:本学期学院将全力支持教师参加教学创新大赛,并提前启动明年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的培育与指导工作。对于未获立项的教研项目,学院将组织专家持续打磨,鼓励教师永不气馁,持续精进。

毕业论文(设计)指导:针对即将开始的线上开题答辩,要求每位学生陈述时间控制在3分钟内,总时长约10-15分钟/人。指导老师应重点关注学生选题的质量,确保论文格式规范、逻辑通顺、参考文献新颖,共同提升论文质量。

会议现场

周凤玲副院长在总结中深情呼吁,希望全体教师能以“放下情绪、避免内耗、团结一致、共克时艰”的心态面对评估工作。“先有原则,后有温情”,遇到问题及时沟通,共同寻求最高效的解决方案。她相信,只要全院上下携手共进,必定能以规范的管理、饱满的状态和优异的成绩,圆满完成本次合格评估工作,推动学院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会议最后,游鸽副院长就招生就业工作进行了补充发言,他表示2026届毕业生的就业实习工作已正式启动,学院已组建专班搜集推送招聘信息,恳请各位专业教师积极配合,在实习推荐、简历指导等方面给予学生有力的支持。

游鸽副院长发言

此次会议内容详实,既是一次全面细致的工作部署,也是一次凝聚人心的战前动员,为文学与传媒学院迎接合格评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文稿 | 蔡培君

图片 | 吕霞飞

排版 | 马佳雨

执行编辑 | 林静思 林雅漪 黄健聪

责任编辑 | 周凤玲 覃韵萍

终审 | 杨乃杰

【返回】

地址:广州市从化区温泉大道882号广州南方学院 一号教学楼

广州南方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

邮编:510970

联系电话:020-61787352 020-61787351(学工办)


© 广州南方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