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夏季,广州南方学院“梅”好未来队以饱满的热情和双倍的活力,深入清远市杨梅镇的自然景观之中。2025年7月7日-7月12日,在为期六天的活动中,队员们承担了多重角色,包括助农直播者、心理宣传者、墙绘创作者以及视频宣传者,有效地为传统的“三下乡”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创新元素。
团队介绍

“梅”好未来队队旗
“梅”好未来队于2025年5月成立,团队指导老师是团委书记陈思思老师、文学与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系吕霞飞老师、商学院市场营销系邱斯玮老师,由队长阮毅莹带领,团队成员分别来自文学与传媒学院、商学院、设计学院、会计学院、电气与计算机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6个不同学院,并且分为报告组、宣传组、调研组三个部门。本团队充分利用各自的专业技能,共同推进乡村振兴的实践活动。本团队依托其专业知识,通过开展助农直播、宣传片拍摄、青少年心理课堂和墙绘制作四个项目,结合自媒体平台的力量,宣传当地特色农产品,推动杨梅镇的文化旅游融合,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行程回顾
在抵达首日,我们团队与杨梅镇政府共同参与三下乡交流会议。徐副镇长与陈团委副书记向我们团队详尽阐述了杨梅镇的基本情况、各村落的特色农产品、独特景观以及未来的发展规划。双方的深入交流为后续活动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梅”好未来队与政府干部合影


“梅”好未来队与何皮村委会三下乡交流会
广州南方学院“梅”好未来队行程表


01“水润花乡,好货出山”直播助农活动
每年1~2月,杨梅镇千亩李花盛开,漫山遍野李花开,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打卡拍照。因此,团队将“李花”作为核心设计理念,辅以猴桃、砂糖橘等杨梅镇特色元素,设计名为“浪花花”的IP形象。浪花花既代表杨梅镇的特色景观,也代表本实践团队与杨梅镇村民们携手共创乡村新田园。并且,在浪花花的参与下我们开启了助农直播。

“浪花花”人物介绍
“家人们,咱们今天的黄金奈李和早脆梨都来自杨梅镇。这个地方真的是李子和梨子的天堂!这里阳光特别好,阳光给它们注入能量,让它们在生长过程中积累了很多糖分。而且,想必大家也知道昼夜温差大的地方水果的糖分和营养成分格外足。”——话音刚落,瞬间有很多直播间的粉丝与主播互动起来。“主播可以直播现切吃李子吗”“主播主播可以展示下黄金奈李吗”“主播主播早脆梨怎么买”,我们的队员为直播间的观众一一解答。
我们同步展示了浪花花文创产品,为助农直播间增添了色彩与活力。


“梅”好未来队的助农直播间
02《浪花花漫行杨梅镇:烟火里的故事集》宣传片拍摄
"Action!"——当充满激情与创意的大学生导演,首次踏足那充满乡土气息的乡村奥斯卡现场,一场意想不到的拍摄之旅就此展开。你脑海中浮现的宣传片拍摄画面:或许是那如诗如画的唯美运镜,每一帧都仿佛精心雕琢的艺术品;或许是那专业的布光技巧,将每一个场景都渲染得恰到好处;又或许是那行云流水般的一气呵成,每一个镜头都衔接得天衣无缝。
“梅”好未来队的队员们怀揣着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对电影艺术的执着追求,队员们走遍了4个行政村,深入到10多个村民小组,用镜头捕捉到了那些平凡却又独具魅力的乡村风景。看似不起眼的田间地头、朴实无华的村民笑脸、充满生活气息的日常瞬间,都被队员们一一记录下来。
那些猝不及防的烟火气反而成了最打动人心的镜头。它们真实、自然、接地气,仿佛带着泥土的芬芳和阳光的温暖,让人不禁为之动容。



宣传片拍摄



杨梅镇 风景图
03心理能量加油站
2025年7月10日上午,“梅”好未来队的队员们着手开始了青少年心理课堂。该课堂立足于情绪管理与环境适应,分为两个模块:了解情绪、认识谣言与校园霸凌。可爱的孩子们化身为表情侦探,通过参与“情绪猜猜看”游戏,积极地观察并命名各种情绪。在“悄悄话”游戏中,孩子们体验了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失真现象,例如,原本的“小李捡到10块钱,拿到办公室给老师”在传递过程中变成了“小李在办公室捡到10块钱”,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领悟到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易变性。同时,通过这个活动,孩子们也将更好的了解和应对自己的情绪。
在认识校园霸凌活动中,我们带领孩子们观看该主题的教育短片。观看完相关短片后,孩子们了解了校园霸凌的常见形式,并在小老师的引导下学习了应对策略。积极参与互动的孩子们还赢得了丰富的奖品,包括零食、立体积木和小风扇等。活动的尾声,大家共同拍摄了大合影,笑容如阳光般灿烂。他们将今日的欢乐收藏进“心灵积木盒”,准备用这些快乐搭建出明日的勇敢城堡。



课堂现场
04“绘彩乡韵,植绿家园”
本次三乡下结对的第四个项目为“绘彩乡韵,植绿家园”,我们经过走访调研、村委交流,了解到何皮村的特色农产品有砂糖橘、早脆梨、三华李等,以此为主题创作了三幅墙绘,分别是:砂糖橘丰收之时、梨花盛开之时和乡村振兴手印共创之树。
首幅作品"砂糖橘丰收之时"采用三维立体绘画技法,将橘子描绘得饱满逼真,引得村中孩童纷纷伸手"采摘"。"这橘子简直和真的一模一样!"一位小朋友兴奋地说道。该墙绘巧妙融入了村民直播带货的场景,展现了传统农业与现代电商的有机结合,生动诠释了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的发展理念。



作品"砂糖橘丰收之时"
第二幅作品"梨花盛开的时节"将杨梅镇早脆梨花朵盛放的美景再现于墙面。画面通过"金山银山"与"绿水青山"的并置,展现了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作品"梨花盛开的时节"
第三幅画作是“共绘成长之树”,通过集体手印创作象征着乡村振兴同心圆:每个手印都是参与者对美丽乡村建设的承诺,汇聚成蓬勃发展的生命之树。同时,孩童的手印如新芽,团队参与架枝干,生动诠释"立德树人"与"人才下乡"的融合。这样的共创既保留童趣又凸显新时代乡村建设的集体智慧。



“共绘成长之树”
这就是我们的"梅"好答卷
4场活动
6天汗水
127个镜头
无数个值得珍藏的瞬间
青春不散场,乡村振兴永远在路上
关注"梅"好未来队
下一站,我们田野再见!
#青春三下乡 #乡村振兴 我们在路上
特别鸣谢:所有杨梅镇政府领导干部、参与活动的村委、村民、青少年们、指导老师、以及晒黑八度的
我们自己
文字 | 阮毅莹 林雨轩 纪乐儿(浪花李铺助农团)
图片 | “梅”好未来队
排版 | 林静思
执行编辑 | 林静思 林雅漪 黄健聪
责任编辑 | 许洋洋 吕霞飞 邱斯玮
终审 | 杨乃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