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最新更新

非遗系列课堂 | 语言文字服务团队带你点亮百年光影,共绘花草纸灯笼的指尖艺术

发布日期:2025-06-10 作者: 阅读:

提着一盏古色古香的小灯笼,仿佛穿越到古时,窥见那段灿烂盛大的美丽。6月10日下午,文学与传媒学院语言文字服务团队的成员们在指导老师温裕华老师的带领下,前往从化区善施学校开展非遗课堂,与同学们一同穿越时光,在花灯纸的纹理中,亲手制作一盏蕴含自然之美的花草纸灯笼,感悟传统手工艺“一灯一世界”的宁静与专注。

善施学校

本次为同学们带来花草纸灯笼课程的小老师是来自文学与传媒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龙佩玲同学。让我们跟随小龙老师的脚步,一起感受花草与纸浆交融的魅力。

课堂现场

一、好奇点亮课堂

活动伊始,小龙老师便问同学们:“大家知道什么是花草纸灯笼吗?”然后向同学们展示了花草纸灯笼的图片,瞬间点燃了大家对花草纸灯笼之旅的好奇心。带着期待,小龙老师向同学们讲解了制作花草纸灯笼的材料与步骤,并重点介绍糊纸的注意事项。

课堂讲解

二、巧手造灯

终于到了同学们最期待的时刻—亲手制作属于自己的花草纸灯笼。同学们将气球吹出喜欢的大小,再用胶水将纸抹在气球表面,最后用叶子、假花装饰。教室里洋溢着创作的喜悦,当轻柔的纸与花草小心翼翼地被覆盖、粘贴在气球上,整个过程仿佛是与古老智慧的温柔对话。随着灯笼雏形渐显,一件件融合了个人巧思与自然之美的独特艺术品在孩子们手中诞生。

制作花草纸灯笼

三、成果展示

课堂接近尾声,同学们兴奋地举起灯笼像小龙老师展示自己的艺术品,通过亲手触摸、塑造,同学们对花草纸这项非遗技艺的魅力有了更深的体悟。小小的灯笼,不仅照亮了教室,更映照出传统工艺的灵动之美。伴随着欢乐的笑声和满足的笑脸,本次非遗课程在孩子们手捧灯笼的温暖光影中圆满结束。

展示花草纸灯笼

在这堂花草纸灯笼的非遗实践课中,我们共同踏上了一场融合自然、工艺与文化的探索之旅。每一盏灯笼,不仅是纸与花草、光与影的巧妙结合,更是承载着千年造物智慧与文化情感的生动载体。在这堂浸润着古法智慧的指尖课堂上,同学们不仅领略了花草纸灯笼在光影流转间展现的匠心独运与自然之美,更在“一灯一世界”的亲手实践中,感悟到中华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那穿越时空、生生不息的永恒脉动。

四、薪火相传

课堂现场

穿梭千年时光,一盏花灯草,轻轻摇曳着非遗的温柔与坚韧。这不仅仅是一盏灯,它更是匠人指尖流转的故事,是古老技艺与现代审美的碰撞。指尖的实践,非遗的传承,不仅让我们触摸到历史的温度,更让我们成为点亮这束文化薪火的小小火种。让我们共同守护这份源于自然、成于匠心的美好,让传统之光在手中延续,照亮未来。

合影留念

小老师心得:大家好,我是来自2022级文学与传媒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7班的龙佩玲。这或许是我最后一次在善施学校给同学们授课,有些不舍。这趟旅程永远值得怀念,非常感谢指导老师团队成员们对我的帮助与鼓励,也非常感谢小朋友们的积极配合,让我们可以沉浸在动手的乐趣中,拥有一个美好的回忆。

文字 | 黄思婷(语言文字服务团队)

图片 | 张子盈(语言文字服务团队)

排版 | 林静思

执行编辑 | 林静思 林雅漪 黄健聪

责任编辑 | 周凤玲 单涵滪 杨乃杰 陈节

终审 | 杨乃杰

【返回】

地址:广州市从化区温泉大道882号广州南方学院 一号教学楼

广州南方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

邮编:510970

联系电话:020-61787352 020-61787351(学工办)


© 广州南方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