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全网百万粉丝IP“张弛有道粤语读诗”创始人张弛来到广州南方学院,为新闻传播专业的师生带来一场题为《从书面语到口语,从抽象到形象——新闻达人这样抓住短视频流量》的精彩讲座。新闻与传播系主任陈珂副教授、张晓丹副教授、刘昊男老师、徐彩琼老师以及网络与新媒体系副主任高进老师等多位教师参与这次的讲座。


从新闻主播到短视频达人的转型之路
作为原广东电视台新闻主播、记者,张弛凭借其在粤语文化传播领域的专业积累,成功打造了“张弛有道粤语读诗”这一泛知识类IP。他在讲座中分享了自己从传统媒体人到短视频创作者的成功转型经验。张弛指出,泛知识类IP的核心在于“伴随用户共同成长,沉淀用户情感,积累自身文化价值”。他强调了IP定位垂直的重要性,其账号始终聚焦于粤语和广府文化传播,形成了独特的内容特色。
在分享短视频创作心得时,张弛提出了四条实用法则:定位垂直——深耕粤语、广府文化领域,形成鲜明个人特色;观点前置——开门见山,第一时间留住用户;言简意赅——确保每句话都有信息量,避免“水内容”;个性化语言——做真实的自己,粉丝更愿意看到真实表达而非表演。张弛特别强调了从书面语到口语转换的重要性:“深度消化内容是口语化表达的前提。只有自己真正吃透,才能用个性化语言讲故事。”他建议创作者先将内容讲给身边人听,如果无法引起兴趣,就需要重新构思讲述方式。张弛还介绍了视频内容的六大要素:成功的短视频需要包含多种元素:知识性、艺术性、服务性、新闻性、话题性和趣味性。张弛以自己创作的视频为例,展示了如何将看似专业的粤语知识转化为大众喜闻乐见的内容。
从正音教学到跨文化传播的三次破圈
张弛的经纪人谢丹娜在讲座中补充介绍了账号内容的三次重要突破。她介绍,账号内容经历了从最初的粤语正音教学,到广府文化深度解读,再到跨文化传播的三次“破圈”过程。谢丹娜表示,这三次破圈使账号受众从单一的粤语学习群体,扩展到了对广府文化感兴趣的大众,再到全球关注中国文化的国际观众。
从学习“案例”到共探“破圈”心法
讲座现场座无虚席,师生们反响热烈。新闻与传播系主任陈珂副教授表示,这场讲座是汉语言文学、新闻学、网络与新媒体三个专业的“跨界课堂”,实现了“案例教学从静态分析到动态参与的突破。”新闻与传播系大三学生贺同学表示:“张弛老师提到的‘三次破圈’经验,为我们未来的内容创作提供了清晰的发展路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同学兴奋地说:“张老师坚持内容为王的价值导向让我很受启发,既有文化价值又具有传播力的优质内容才是流量密码。”

张弛老师演讲



同学们与张弛老师进行交流互动
文字 | 张晓丹 黄亦辉 黎雯敏 宋婉聪 章银玉
图片 | 霍健 郑元
排版 | 蔡榕泽
执行编辑 | 林静思 林雅漪 黄健聪
责任编辑 | 覃韵萍 陈珂
终审 | 杨乃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