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最新更新

古诗词系列课堂 | 语言文字服务团队带你穿越千年,读懂李煜的“愁”

发布日期:2025-10-17 作者: 阅读:

2025年9月22日,语言文字服务团队在寇梦鸥老师的带领下走进流溪小学,本次担任古诗词课堂小老师的是来自24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卢湘敏。本堂课,小卢老师将带领同学们穿越千年的叹息,一起来读懂李煜的“愁”。

课堂刚开篇,卢老师带领同学们复习了关于李煜的基本知识,大家的小手纷纷举过头顶,争先恐后地分享自己知道的答案,连“表情包模仿大赛”的小互动都充满了童趣,让严肃的古诗词课堂一开始就盈满欢声笑语。

在简单了解这首词的创作背景之后,小卢老师化身“破案向导”,进入词句解读环节,带着同学们逐句拆解《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从“人生愁恨何能免”的直抒胸臆,到“故国梦重归”的虚实交织,小卢老师用通俗的语言解释“销魂”“觉来”等字词,还特意点出“高楼谁与上”的倒装用法。同学们听得格外认真,遇到不懂的地方会主动举手提问,把关键的解读记下来,原本抽象的词句,在师生互动中慢慢变得清晰可感。

最让同学们兴奋的是“梦境游戏”环节。当小卢老师说“请闭上眼睛,想象你是李煜,回到南唐皇宫”,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同学们皱着小眉头,仿佛真的走进了李煜的梦里;紧接着切换到“回到幼儿时光堆沙坑、玩旋转木马”的场景,孩子们忍不住露出了笑容。可当“梦醒了”的提示响起,大家又立刻收起笑容——有人小声说“好像真的感受到李煜的难过了”,有人则低着头若有所思,游戏不仅激起了孩子们的兴趣,更让他们真切触摸到了诗词里藏着的“愁”。

课堂尾声的“终极互动”加深了同学们对本堂课的认识, 从声音选择题到肢体判断题再到最后的集体朗诵,这堂古诗词课,没有过多枯燥的讲解,只有“提问抢答”“梦境体验”“互动游戏”的层层引导。同学们不仅跟着小卢老师读懂了《子夜歌》的字句,更在欣赏中走进了李煜的情感世界,让“愁”不再是简单的概念,而是能被感知的情绪——这大概就是古诗词教学最动人的模样,让传统文化在孩子心里长出鲜活的根。


文字 | 卢湘敏 (语言文字服务团队)

图片 | 伍美婷(语言文字服务团队)
排版 | 伍美婷(语言文字服务团队)
排版整理 | 冯鸶童
执行编辑 | 林静思 林雅漪 黄健聪
责任编辑 | 许洋洋 覃韵萍
终审 | 杨乃杰




当前已输入392个字符 | 更改记录
【返回】

地址:广州市从化区温泉大道882号广州南方学院 一号教学楼

广州南方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

邮编:510970

联系电话:020-61787352 020-61787351(学工办)


© 广州南方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