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9日,语言文字服务队在石巧如老师的带领下,前往流溪小学开展古诗词课堂。担任本次课堂的小老师是来自24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胡晓婷同学。让我们跟随小老师的脚步,一起走进李煜的绝笔之作,感受他笔下的万缕愁。

流溪小学
课堂实录
课堂伊始,小老师先播放《虞美人》这首歌,并让同学们猜猜这首歌的情感基调是悲还是喜。同学们纷纷举手表示是悲伤的。紧接着,小老师借助一个网友的评论,引发同学们的思考:为什么会这么感人?词的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带着这两个问题,同学们走进诗人的世界。


首先小老师用简单的时间轴,帮助同学们深入理解李煜命运坎坷的一生以及诗人词风的变化。在诗歌朗读环节,小老师先用一个朗读视频做示范并着重讲解了生词的读音,然后引导同学们用低沉、凄哀语气朗读。同学们朗读时感情真切,那个命运多舛的帝王仿佛穿越千年来到眼前。


小老师在讲解词牌名时,补充了一个美丽的传说。这一传说激发了同学们的好奇心,纷纷举手说出自己的疑惑。经过老师耐心解答,同学们的眼神中充满对虞姬的同情和悲悯。了解完词牌名背后的故事后,小老师便从“为何而愁”与“如何写愁”这两个维度,正式开启对词的赏析。老师先带着同学们逐字逐句地翻译,然后再根据每句诗提出一个问题。在问到“月”有什么含义时,小老师先用古诗猜猜乐的游戏,帮助同学们回顾所学过的、带有月亮意象的诗。同学们热情高涨,最终发现这些诗句里的“月”都蕴含着思乡怀人之意。虽然个别问题难度稍大,但小老师用通俗的语言以及生活化的场景让同学们身临其境地感受诗人的那份愁绪。


课程的最后,小老师设置了一个心灵对话的环节。同学们闭上眼睛,伴随着歌曲的氛围渲染,那些难过的往事都被丢进了大脑的垃圾桶里。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帮助同学们认识自己。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对李煜从帝王到囚徒的人生转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能感受到李煜内心的愁苦。希望同学们在感受诗词情绪的同时,也能细腻地读懂自己、理解他人。愿诗词成为同学们一生的挚友。


大合照

小老师有话说
小老师有话说:这是我第一次站在讲台上为同学们授课,内心无比紧张。为了确保课堂流畅,我在台下进行了多次试讲。但当我真正站上讲台,那些反复准备的内容仿佛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又一个意想不到的小插曲。这让我清楚地意识到,作为老师应该要有敏捷的应变能力和临场发挥的能力。
也许单从这次课的效果来看,它算不上是一次成功的。但对于我的个人成长而言,这次经历所带来的宝贵经验,其本身就是一种成功。未来的我,必将铆足干劲,不断在实践中试错、总结与提升。总有一天,小树也会茁壮成长,成为能够独立抵挡风雨的大树。
文字 | 胡晓婷(语言文字服务团队)
排版 | 谢琳琳(语言文字服务团队)
排版整理 | 林静思
执行编辑 | 林静思 林雅漪 黄健聪
责任编辑 | 许洋洋 覃韵萍
终审 | 杨乃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