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队员们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七月流火,蝉鸣阵阵,却挡不住青春的步履与热忱。在这个火热的夏天,文鼎筑梦传薪队的队员们怀揣着赤诚与理想,走进容桂街道振华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将知识的种子播撒在小朋友们的心田。7月14日,是义教活动正式开启的第一天,文鼎筑梦传薪队派出三名队员早早便在党群服务中心迎接小朋友们,而其余的7名队员则在三楼教室井然有序地为课程做准备。干净整洁的教室里弥漫着活力与期待的气息。
秩序与规则的力量

廖金勇老师整顿课堂纪律
“无规矩不成方圆,无纪律不成集体!” 伴随着文鼎筑梦传薪队队长廖金勇洪亮而威严的开场白,文鼎筑梦传薪队开展的第一课:纪律强调课,正式拉开帷幕。没有过多的寒暄,没有轻松的暖场,廖队长以其在军队中淬炼出的独特气场,瞬间让原本有些喧闹的教室安静下来。
他的话语掷地有声,目光扫过每一张笑脸,传递着不容置疑的严肃。他用最清晰、最直接的方式阐述了课堂纪律的每一条要求:坐姿端正、发言举手、认真听讲、尊重师长与同学……他结合自己在部队的经历,讲述了纪律涣散可能带来的后果——小则影响个人学习效率,大则损害集体利益。
这堂课,如同在松软的土壤上打下第一根坚实的桩,为后续所有课程的顺利开展奠定了不可撼动的秩序基础。

学员们认真听讲
国旗国徽下的家国情怀

卓淑敏老师授课进行时
当卓淑敏老师轻轻展开鲜艳的五星红旗,展示庄严的国徽图案时,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国旗国徽知识课,如同一把钥匙,开启了孩子们认识祖国象征的大门。
孩子们全神贯注地聆听,积极抢答老师的提问,眼神中流露出对国旗国徽的好奇与深深的敬意。这堂课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了图案背后的象征意义和设计故事,更是在他们幼小的心灵里悄然种下了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的种子。

学员们积极回答问题
触摸祖国的壮丽与厚重

学员们认真听讲
李秦蓉老师的“认识我们的祖国”课,就像一幅徐徐展开的壮丽画卷。通过精心准备的图片和生动的讲述,孩子们的目光仿佛穿越了教室,看到了蜿蜒万里的长城、奔腾不息的长江黄河、巍峨耸立的珠穆朗玛峰。
孩子们被屏幕上壮美的山河震撼,被悠久的历史故事吸引。“老师,我爬过长城!”“我想看看黄河是不是真的‘黄’!”课堂氛围热烈,对祖国的自豪感在每一双明亮的眼睛里闪耀。华夏文明的博大精深不再是一个遥远的概念,而是化作了他们心中可亲可感的美丽与伟大。

学员积极完成任务
英雄故事的震撼回响

学员积极回答课堂提问
国家安全,对于孩子们来说或许是个宏大的概念。王璨和杨东青老师带来的 “守卫国家安全的人” 这一课则巧妙地将其具象化、情感化。
王璨老师深情讲述了那些在隐蔽战线上、在边疆哨所、在危急关头,为守护万家灯火、国家安宁而默默奉献甚至英勇牺牲的英雄故事。“老师,邱少云被火烧的时候是不是很痛呀!”“老师,他们实在是太伟大了!”当老师播放起经典动画《那年那兔那些事》中关于抗美援朝的片段时,孩子们的情绪被深深牵动。

“你画我猜”游戏进行时
耐心浇灌求知幼苗



答疑解惑小课堂
一天的知识输入后,作业答疑环节成了巩固学习成果、解决实际困惑的关键时刻。
小老师们被孩子们团团围住。“老师,这道数学题我还是不太懂?”“老师,这个字怎么组词更好?”孩子们争先恐后地提问,眼神里充满了求知的渴望。
小老师们或俯身细听,或耐心讲解。或引导思考。不厌其烦地为每一个孩子解答疑惑。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师生间轻声的讨论声,汇成了教室里最动人的学习乐章。通过面对面的答疑,孩子们扫清了知识障碍,小老师们也得以更精准地把握每个孩子的学习状况,为后续的教学调整提供了依据。
结 语
首日的教学在忙碌与收获中落下帷幕。回顾这一天,整体秩序井然,课堂氛围热烈,孩子们的积极性令人欣喜。然而,队员们发现在课堂管理上,虽然大部分孩子都能专注听讲,但仍有个别学生容易走神。这提醒我们,需要投入更多精力去关注每一个独特的个体,加强课下的沟通与交流。
“文鼎筑梦传薪队”的第一天实践,是一次温暖的启程,也是一次扎实的奠基。老师们精心准备的内容,孩子们全情投入的参与,共同绘制了这幅充满希望的教育图景。

团队合影
文字 | 王璨(文鼎筑梦传薪队)
图片 | 阮宇欣(文鼎筑梦传薪队)
排版 | 马佳雨
执行编辑 | 林静思 林雅漪 黄健聪
责任编辑 | 许洋洋 陈伟霞 李萍
终审 | 杨乃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