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以载情,字以传心”,伴着微凉的秋风与校园里的朗朗书声,同学们迎来了新学期的古诗词探索之旅。9月15日下午,文学与传媒学院的石巧如老师带领语言文字服务队,前往从化区流溪小学,开展了一场以“千古词帝李煜”为主题的古诗词实践课堂,带领同学们走进这位悲情帝王的诗词世界。

流溪小学
本次课堂的小老师是来自2023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陈杏倩同学。课堂伊始,小陈老师并未直接介绍李煜,而是以“有副业的皇帝”为切入点,通过讲述魏文帝曹丕、宋徽宗赵佶等帝王的文艺成就,引发同学们的好奇心,随后自然过渡到本次课堂的主角——李煜,生动引出“悲情帝王,千古词帝”的核心主题。

课堂现场
在讲解环节,小陈老师按照李煜的人生轨迹,分为“金陵梦华·浪漫王爷”“山河破碎·亡国之囚”“词传千古·人生终幕”三个章节展开。讲到“金陵梦华”时,小陈老师结合李煜前期词作《玉楼春》,引导同学们运用自己的感官,去感受李煜当时宫廷生活的奢华与人物的闲情逸致。
谈及“山河破碎”,她借助五代十国地图讲解南唐被北宋所灭的历史背景,当提到李煜“肉袒受降”的屈辱时,同学们纷纷露出惋惜的神情。而后为了让同学们更好体会李煜当时受降后的屈辱心境,小陈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朗诵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稚嫩却饱含情感的声音在教室里回荡,让同学们进一步体会到诗词的韵律之美。

陈杏倩同学借助五代十国地图进行讲解
课堂互动环节同样精彩。陈杏倩老师提出“李煜是好皇帝吗?是成功的词人吗?”两个问题,同学们积极举手抢答。有同学说“他不是好皇帝,因为没守住国家”,也有同学补充“但他的词写得特别好,能让人感受到他的难过”,现场讨论氛围热烈。

课堂互动环节
如今,千年过去,人们或许早已淡忘五代十国的纷争,但李煜的词依旧打动着每一个人。他或许不是好皇帝,却用最真挚的情感,让 “词” 这种文体焕发新生,成为当之无愧的 “词中之帝”。这堂古诗词课,不仅让同学们认识了“千古词帝”李煜,更通过诗词与历史的结合,感受到了古典文学的魅力。相信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会更主动地探寻古诗词背后的故事,让传统文化在心中生根发芽。

合影留念
小老师有话说:
站在讲台上,看着同学们专注的眼神,我真切感受到了古诗词传承的意义。原本担心历史背景会让同学们觉得枯燥,但通过互动提问和故事讲解,大家的积极性远超预期。这次经历不仅锻炼了我的表达能力,更让我明白,只要用对方法,传统文化就能在孩子们心中焕发生机,未来我也会继续努力,做好诗词的“传播者”。
图片 | 林育静(语言文字服务团队)
文字 | 陈杏倩(语言文字服务团队)
排版 | 林静思
执行编辑 | 林静思 林雅漪 黄健聪
责任编辑 | 许洋洋 覃韵萍
终审 | 杨乃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