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最新更新

微光启幕,璀璨新程 | 我院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顺利举行!

发布日期:2025-09-23 作者: 阅读:

9月23日下午15时,文学与传媒学院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于学校小礼堂隆重举行。出席本次开学典礼的有文学与传媒学院院长孙立教授、副院长兼中国语言文学系主任周凤玲教授、副院长游鸽副教授;网络与新媒体系主任胡美香教授、黄衍华副教授、黄卉卉副教授;新闻与传播系主任陈珂副教授、赵景副教授、蓝欣桐老师;中国语言文学系刘雪松教授、张轶男教授、唐可副教授;党总支副书记兼学生办公室主任杨乃杰老师、行政办公室主任潘静老师、团委书记陈节老师、2025级新生辅导员徐硕老师、王亚洁老师,以及学院各专业教师、教学秘书及辅导员老师们。

开学典礼活动现场

文学与传媒学院吉祥物“童童”

2025级开学典礼活动由金唛司仪队吴雪敏、温嘉耀主持

书记院长思政第一课

国歌奏毕,孙立教授以“教养、理性、沟通”为题开讲书记院长思政第一课。孙院长说,大学不仅是一个学理论、学知识的场所,也是培养人的价值观、世界观的地方,对大部分学生而言,也是最终“成人”,走向社会的重要一站。因此,在座的新同学们在学校里既要学好知识,也要学会“做人”,做一个有教养、尚理性、懂沟通的人。

他说,首先要做一个有教养的人。一个人有无教养,他人可以感受得到。从理论上去分析,教养是什么?教养虽然是外在的表现,但有它的基本内核,这个内核就是有教养的人多有一颗善良的心,会从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中国人深受儒家思想影响,儒家讲仁,说“仁者爱人”,就是人要有一颗善良的爱人之心,有教养的人就是这样的,有善心,这是内在东西。此外,儒家还讲,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还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一个人应该把仁爱之心施之以众,对他人有同情心,自己不做的事情,不要强迫他人去做。在社会生活中,多为他人考量,言行有度、谦逊克制,体现出来的,就是教养,这是外在的。所以,希望同学们内在要用仁爱之心,外在要注意言行修养,多为他人考虑,做一个有教养的人。这样,将来毕业的时候,就能够比较顺利地融入社会,被他人所接受。

其次,是尚理性。大家是在互联网时代出生成长起来的,比较习惯通过社交媒体表达思想和情绪。这有好的一面,同学们有了更广阔自由的表达空间,各位也善于在社交媒体上表达。但同时需要留意的,在拥有这些表达便利的同时,如何更合理有效地表达。社会媒体不止是情绪宣泄的平台,他更应该是理性表达的场所。大家还年轻,年轻人易冲动,每个人都经历过这样的过程。但社交媒体毕竟是成人社会的平台,所以当我们要表达意愿和情绪的时候,多一点理性的东西。和情绪相比,理性的思维也许更为可贵。一个人如果在社会中是有教养的,那在社交媒体上体现的,也应该是一个推崇理性的人。

第三是懂沟通。大学时期是同学们走向独立,成为一个社会人的预备阶段。所以,在学校的四年里,大家要学会跟人打交道,学会沟通。人是群体动物,必须有社交。而社交,就需要沟通。大学生活丰富多彩,课堂外,各种社团和实践活动,希望同学们积极参与,锻炼沟通能力。以后各位都要走向社会,人际交往会日益频繁,走向社会前的大学生活期间,就要主动提升沟通能力,为进入社会以做准备。

孙院长最后说,以上说的三点,是各自独立的,但也是互有联系的。事实上,一个有教养与理性的人,会自带光芒,本身就具备沟通优势。大家想想,一个有教养与理性的人,是不是更容易被人接受,更方便沟通呢?

文学与传媒学院院长孙立教授为新生开启书记院长思政第一课

教师代表发言

我院新闻与传播系蓝欣桐老师将大学比作奇幻剧本,她以风趣的语言跟新生说:大学没有标准答案,也不存在固定的成长路径,文传学院将助力学生凭借创造力重新定义世界,鼓励大家自由探索、成长。

同时,她赠予 2025 级新生三把开启大学之门的 “钥匙”:

第一把“钥匙”是万花筒。保持对世界的好奇与追问,警惕外界对时间和认知的干扰,在好奇中保有清醒的头脑。

第二把“钥匙”是显微镜。放大生活细节去感受与判断,从细微处发现真相、机会和陷阱,在追问中见真知。

第三把“钥匙”是锚。在时代浪潮中坚守内心定力,不盲目跟风“内卷”“躺平”,不被外界焦虑影响。脚踏实地,不忘初心。

最后,蓝老师强调大学的魅力在于可能性,鼓励新生允许自己试错和迷茫,通过努力,收获学问与生活的美好。

我院新闻与传播系蓝欣桐老师启迪新生

优秀学生代表发言

文学与传媒学院2023级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学生冯月霖同学作为优秀代表发言,她以自身经历为引,向新生分享成长感悟。她将“认识自己,做好规划”作为首要建议,强调大学需以高远视野确立方向,在实现“小目标”中稳步前行;以参与“百千万工程”自编反诈情景剧为例,阐释“坚持学习,勇于创新”的实践价值,鼓励新生变“接收”为“求索”,让知识在创新中落地;以个人从视频剪辑新手到获奖的蜕变,诠释“参与实践,创造价值”的意义,并坦言“慢慢得来的积累终会带来惊喜”。

此外,她呼吁新生以乐观、包容、感恩之心面对大学生活,在科研竞赛、志愿服务中探索潜能。最后以“以梦为桨,扬帆起航”寄语新生,在南院书写实干担当的青春篇章。

新生代表发言

2025级汉语言文学4班新生周乐杨同学以细腻笔触描绘踏入南院的憧憬。对她而言,大学是挣脱高中书本试卷束缚的全新起点,在五湖四海学子汇聚的“微型社会”中,“自主”二字是成长的核心命题——告别老师督促,她期待在自由中学会自我管理,从被动学习者蜕变为主动规划人生的探索者。

作为文传学子,周乐杨同学深谙“文以载道,传以通心”的内涵,细致规划阶段成长:大一筑基认知,大二聚焦兴趣并融合实践,大三拓展行业视野,大四以毕业论文收官学业、以职业规划冲刺未来,无论就业与否,都以扎实素养迎接挑战。无论最终选择就业还是继续深造,她都决心以扎实的专业素养迎接人生挑战。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她呼吁新生以规划为帆、奋斗为桨,在南院沃土中成长为有思想、有担当的青年,让青春在不懈探索中绽放光彩。

2025级汉语言文学4班新生周乐杨作为新生代表分享开学感悟

风雅合唱团合唱《我喜欢》

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合影留念


随着校歌的旋律缓缓流淌,

我院2025级文学与传媒学院新生开学典礼画上圆满句号。

新生们的求知之路已正式启程,

愿每位同学在这段充实的学习岁月中,

以踏实的步履跨越知识的崇山峻岭,

以奋进的姿态追寻理想的璀璨光芒,

共同勾勒人生崭新的绚丽图景。


来源 | 南方融媒体中心 团委融媒体部

图片 | 容康淮 翁婕莉 刘凯荣 谭永俊

视频 | 刘俊亨 袁贞锋 李松融 陈凯维

剪辑 | 徐紫欣

文字 | 陈芷瑜

排版 | 林静思

执行编辑 | 林静思 林雅漪 黄健聪

责任编辑 |  吕霞飞 代倩 陈珂 车丽娜 许洋洋

终审 | 杨乃杰

【返回】

地址:广州市从化区温泉大道882号广州南方学院 一号教学楼

广州南方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

邮编:510970

联系电话:020-61787352 020-61787351(学工办)


© 广州南方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