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最新更新

我院2025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新生专业介绍会暨新生见面会顺利举行 ——“以文会友,以梦为马”开启大学第一篇章

发布日期:2025-09-22 作者: 阅读:

9月22日,文学与传媒学院2025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新生专业介绍会暨新生见面会在1教105隆重举行。学院副院长、中国语言文学系主任周凤玲教授、中国语言文学系专业教师刘涵玉老师、钟依琼老师、新生辅导员王亚洁老师,中国语言文学系学生宋明洋、陈焕强,2025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朋辈辅导员高君瑜、索菲娅、任杰、黄泳源、刘紫茗、田涵硕以及全体2025级汉语言文学专业新生。

全体师生合影留念

01专业导读·“在母语里扎根,向世界生长”

汉语言系主任周凤玲教授开展专业介绍

文学与传媒学院副院长、中国语言文学系主任周凤玲教授围绕“人文筑基、学科融合、技术赋能、实践育人”四个关键词展开专业介绍。她回顾了自2006年建系以来实现的“三次跨越”,并预告2025级人才培养方案将新增“数字人文与创意写作”模块——“让代码与诗经相遇,让Python与唐诗同框”。周凤玲教授还详细介绍了专业师资力量、课程特色与人才培养路径,更结合自身经验,强调了阅读经典、提升涵养对专业学习的基础性作用。她寄语新生,大学的画卷应由自己亲手描绘,切忌“躺平”虚度。唯有做好规划、脚踏实地、内外兼修,方能在汉语言文学的沃土上扎下深根,茁壮成长。

学生们认真听讲

02 社团风采 文学为伴,心灵栖居

刘涵玉老师介绍社团

刘涵玉老师介绍了翔翼文学社与煦风诗社两大优秀社团,鼓励同学们在文字中感知世界、认识自我,在文学社团中结交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品味诗词之美。她指出,参与社团活动不仅能提升表达能力,更能为心灵提供一片诗意栖居的天地。

03 实践项目 口述历史,触摸有温度的记忆

钟依琼老师鼓励同学记录长辈的故事

钟依琼老师分享了以家庭回忆录为核心的口述史项目,鼓励学生将家庭作为田野,记录长辈故事,触摸真实而温暖的历史痕迹。项目成果将于次年4月以毕业展形式呈现,展品包括老物件与口述文本。今年暑假,团队还将前往从化乡村,为当地老人开展口述历史记录,从个体视角感知时代的温度。

04 价值引领“以厚德真理,绘青春底色”

王亚洁老师为同学们讲解大学生活的打开方式

王亚洁老师以广州南方学院校训“厚德、真理、忏思、拼搏”为引,为新生见面会拉开帷幕,并以“大学生活的正确打开方式”为主题,为同学们带来一场全面而深入的大学生涯导航。王老师从多个维度为新生做出细致指导,帮助大家明确大学阶段的发展方向。在个人成长方面,王老师强调,希望大家于内学会真正爱自己,持续丰富内心世界;于外勇于尝试未知,在实践与探索中收获成长。

05 实践项目 口述历史,触摸有温度的记忆

宋明洋同学宣传语言文字服务团队

宋明洋同学介绍了语言文字服务团队的宗旨与招新信息。团队以“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传承创新中华优秀语言文化”为目标。他鼓励同学们做事前做到“三思”——想深、想细、想全,培养良好心态与高效执行力,合理规划时间,积极迎接大学生活。

06 赛事与下乡 实践出真知,勇敢拓边界

陈焕强同学分享三下乡项目和各类比赛

陈焕强同学分享了三下乡项目及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各类比赛方向。他建议大家通过赛事积累经验,注重复盘总结,做到“想深、想细、想全”,并寄语新生:“人生是旷野,不妨勇敢一点”,在大学中活出理想的模样。

07 结语

本次专业见面会,是新生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次深情初见。愿同学们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在语言的土壤中扎根,在文字的世界里生长,永葆对母语与文学的热爱与追求

文字 | 刘紫茗 田涵硕

图片 | 高君瑜 黄泳源

排版 | 林静思

执行编辑 | 林静思 林雅漪 黄健聪

责任编辑 | 吕霞飞 许洋洋 覃韵萍

终审 | 杨乃杰

【返回】

地址:广州市从化区温泉大道882号广州南方学院 一号教学楼

广州南方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

邮编:510970

联系电话:020-61787352 020-61787351(学工办)


© 广州南方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