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最新更新

古诗词系列课堂 | 语言文字服务队带你领略王维笔下的山岗翠色

发布日期:2025-05-12 作者: 阅读:

5月12日下午,广州南方学院语言文字服务团队的同学们在石巧如老师的带领下,前往从化区流溪小学,开展了一场如诗如画的古诗词课堂。本次为同学们授课的小老师是来自2023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武誉坷同学。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小武老师的脚步,一起感受王维笔下的山岗翠色。

课程伊始,小武老师给同学们播放了王维个人生平的介绍视频,随后便引出了本堂课要鉴赏的诗歌——《山中》。这首诗歌是王维中年后期所创作的,是他在半官半隐时期的一个初冬时节,在山林游览时对山中景色的所见所感。

在深入学习这首诗之前,同学们跟随音频朗读校准字音,把握节奏。接着,小老师邀请了几位同学依次进行诗歌朗诵。同学们声情并茂地朗读结束后,小老师引导同学们“边读边想象”诗歌中有哪些景象。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天寒水浅,山溪变成涓涓细流露出嶙嶙白石,天气变得寒冷,红叶稀稀落落。如果王维的手中有一台相机,那他的特写镜头就会聚焦山间蜿蜒的溪流、树上的红叶。当小老师问到“红叶指的是什么”时,同学们回答道:“是秋天的枫叶!”

“山中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山间小路上原本并没有下雨,是那空明翠色好像沾湿人衣。小老师讲解完这句诗的意思后,就向同学们抛出“山中明明没有下雨,但为什么人的衣服却湿了?”的问题,同学们积极思考,踊跃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小老师也借此引出并介绍了这句诗中运用的艺术手法——通感。山中苍翠的山色是视觉的效果,而“湿人衣”却是人的触觉感受,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也逐渐明白了原来山色本身是空明的,不像有形的物体那样可以触摸,营造了一种似幻似真的感觉。

在学习完这首诗歌之后,小武老师设计了“看图猜古诗”的游戏环节,带领同学们复习了之前学过的王维的古诗。同学们踊跃地参与游戏,根据图片和小老师的提示,许多同学都能准确地猜出这些古诗词。

课程即将进入尾声,小老师一边给同学们播放诗歌《山中》的儿歌,一边发放彩笔,让同学们发挥想象,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自己眼中的“山中”是什么样的图景。孩子们是富有童真的小画家,他们拿起画笔,在白纸上描绘出奇特但又有意境的山中美景。

本次的课程虽暂时告一段落,但同学们的诗歌探索之旅仍在继续。希望同学们也能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捕捉自然的美好。

大家好,我是来自2023级汉语言文学的武誉坷,非常荣幸能够有机会站在流溪小学的讲台上为同学们授课。本次所讲授的诗歌较短,内容也相对较简单,我结合这首诗“诗中有画”的特点,准备了“看图猜古诗”和以诗作画的环节,努力改善内容安排和时间方面的问题。同学们认真听课,回答问题时积极活泼,每一次我的提问同学们都能够回答出来并且回答的非常好!相比第一次上课的紧张,我汲取经验改善了很多,同时我会努力提升课堂流畅度,注意讲解的逻辑性,避免过于生硬。

感谢学校能给我们提供的机会,老师的耐心的指导和同行伙伴的帮助,我会继续汲取经验,争取下次课堂做到更好!

最后祝愿语言文字服务团队的老师和同学们越来越好,也祝愿小朋友们健康快乐的成长,感谢每一次相遇!

文字 | 卢湘敏 (语言文字服务团队)

图片 | 宋明洋(语言文字服务团队)

排版 | 蔡秀伶

执行编辑 | 马晓晴 麦妙诗 廖诗敏

责任编辑 | 周凤玲 刘涵玉 杨乃杰 陈节 许洋洋

终审 | 杨乃杰

【返回】

地址:广州市从化区温泉大道882号广州南方学院 一号教学楼

广州南方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

邮编:510970

联系电话:020-61787352 020-61787351(学工办)


© 广州南方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