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文学与传媒学院语言文字服务团队的同学们在指导老师刘涵玉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从化区善施学校开展一场古诗词学习之旅,一同探寻“千古第一才女”的一生。

本节课的小老师是来自2023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李恺蓉同学,让我们跟随小李老师的脚步,一起感受宋代四大才女之首的悲苦一生。
课堂伊始,小李老师抛出了一个问题:你知道哪些关于李清照的知识呢?同学们纷纷回答:是宋代词人、是婉约派代表人、是“千古第一才女”……抛出问题之后小李老师给大家播放了一个关于李清照一生的视频。精美的视频不仅让同学们了解到李清照,还引起了同学们对李清照人生经历的好奇。视频结束后,小李老师带着同学们一起走进李清照的一生。

讲解李清照的雅号时,小李老师首先提问同学们是否知道“易安居士”的由来。接着,她带领同学们一起穿越时空,回到李清照为自己起雅号的年代。通过小李老师生动地讲解,同学们了解到“易安居士”这个雅号来源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这不仅是李清照与赵明诚爱情的见证,更是她对心安之处的追求。随后,小李老师又抛出一个问题:有谁知道什么是婉约派吗?“婉约”这个词给你们什么感觉呢?是温柔、直爽还是豪放?同学们异口同声答道:“温柔!”借着同学们的回答,小李老师仔细地为同学们阐释了婉约派的定义及其艺术特色。

接下来,小李老师带领同学们继续走进李清照的传奇人生。从幼年初露的诗词天赋到与赵明诚的琴瑟和鸣,再到战乱中南渡的颠沛流离,生动地展现了李清照创作风格的转变轨迹:悠闲生活变成悲叹身世。紧接着,通过分析李清照提出了词“别是一家”的理论及其与苏轼的词“自是一家”的继承关系,小李老师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李清照在词学理论上的独特贡献。
在探讨李清照的成就时,小李老师着重分析了她的词风特色——清丽婉约、情感真挚。通过具体词作示范,小李老师为同学们详细地讲解了并且善用白描手法和情景交融来表现女性词人独特的审美视角和情感世界,小李老师还告诉同学们,在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李清照以卓越的才华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打破了文学创作独属于男性的传统观念,她还敢于挑战传统观念,对封建家庭等级观念、男性权威、国家大事等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课堂互动环节,小李老师与同学们一起品读李清照所写的作品。通过朗读赏析、视频播放等方式,同学们身临其境地体会到“昨夜雨疏风骤”的意境和“常记溪亭日暮”的闲适。课堂的最后,通过引述历代文人如朱彧、胡仔和朱熹等人对李清照的评价,让同学们深刻地认识到李清照的才华洋溢以及超凡的艺术造诣。

这一节课,小李老师带领同学们深入解读了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传奇人生。通过赏析她的经典词作,同学们不仅领略了这位“千古才女”的文学造诣,更被她坎坷而坚韧的人生经历所打动。李清照面对家国变故、人生起伏时所展现的勇气与智慧,更是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精神启迪。

大家好,我是来自2023级汉语言文学的李恺蓉,非常荣幸能够有机会站在善施学校的讲台上并为同学们授课。在本次的教学过程中,我积攒到了很多新的经验,例如如何引导同学们说出答案,如何让每位同学都参与到课程中来等等。每一次站在讲台上都是对自我的考验,但是当我在讲台上看见同学们求知的眼神,我希望将我所拥有的一切知识都传授给他们。
问:我们今天有学到李清照写花的词,比如“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果让你当小画家,把这句词画成一幅画,你会画上哪些颜色?哪些景物呢?
答:我会画上粉红色和绿色,然后花的枝桠探出墙外的场景。

假如李清照穿越到现代,你觉得她会用手机发什么样的朋友圈呢?是分享雨后花园的美景,还是吐槽一下今天作业太多?
答:她会分享雨后花园的美景,因为她是一个婉约派词人,她会把自己看到的世界写成一首美丽的词。

李清照的词里藏着好多美丽的画面,比如“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跟着李清照一起划船,突然惊飞了一群鸥鹭,那时候你心里会想些什么?
答:我会想那些鸟是不是受到了惊吓,我们应该小点声才对!

文字 | 李恺蓉 (语言文字服务团队)
图片 | 李恺蓉(语言文字服务团队)
排版 | 许倩愉
执行编辑 | 马晓晴 麦妙诗 廖诗敏
责任编辑 | 周凤玲 刘涵玉 杨乃杰 陈节
终审 | 杨乃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