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最新更新

文学与传媒学院岭南文化数字化研发中心开展重点工作研讨会

发布日期:2024-10-16 作者: 阅读:

当今时代,科技进步对文化发展的驱动作用越来越强,文化与科技的联系日益紧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提高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为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以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2024年10月16日,我院岭南文化数字化研发中心在1教101会议室召开了重点工作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由岭南文化数字化研发中心负责人周凤玲教授主持,出席此次会议的有岭南文化数字化研发中心成员有张轶男教授、林玉洁副教授、陈珂副教授、魏珮玲博士、温翠艳博士、游鸽博士、赵蕊蕊博士、葛丽娜博士、李娜博士、苟志和老师和栾玉琪老师等。

周凤玲教授首先提出从立足岭南文化中非遗在数字化的探索方向,认为非遗是岭南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比较能反映岭南地区的历史、地理和人文特色。比如可以从“训诂”角度研究岭南传统节日,即从文字训释角度探究岭南民俗文化,也可以深入推进岭南文化板块数字化的横向研究。

张轶男教授从岭南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全局观角度提出:由于岭南文化种类繁多、结构复杂、方向较多,我们可以利用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更加深入和细致的探讨和研究。先选择几个主要方向进行研究,逐一攻破,再连点成线,连线成面,最后整合成岭南文化的整体数字化,高效推动岭南文化数字化发展。

游鸽博士则从岭南文化区域板块“广东文化、桂系文化、海南文化”的主要板块出发,他表示岭南文化地区范围区域较大,应当先从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开展示范性的数字化研发,创建核心区域建设,深入挖掘提升,再循序渐进带动周边地区,才能有机整合岭南文化,一体推进岭南文化数字化工作。

陈珂副教授和温翠艳博士都表示在开展数字化研发工作中应当更多融合文学与传媒学院的专业特色和发挥文学与传媒学院的专业优势。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文化数字化思维和能力,同时可以鼓励本院学生挖掘岭南相关文化如非遗等元素,并将其与新媒体、文创、设计等形式有机结合,可以更加推动文化和数字化全方位的交融,激发岭南文化新的生命力,打造独具创新的数字文化。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全方面发展。

陈珂副教授还提出可以利用更具象的数字化技术如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等对相关的文化馆和文化元素以数字化、可视化的形式进行展示,打造线上沉浸式的参观体验,推动文化的大众传播。同时可以利用数字云平台大数据、云计算、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对当地的岭南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整合展示,促进岭南文化与当代以“技术—文化—创意”为整体的文明形态的融合。在推动岭南文化传播的同时,赋予了岭南文化新的生命力。

林玉洁副教授则提出,她此前对于明代翰林有深入的研究,可以依托已有的研究成果,以明代翰林中与岭南文化相关的一部分作为岭南文化数字化的切入点,进行研究和整合。通过利用已有的研究成果,能够更加便捷高效地推进岭南文化数字化。

此次研讨会中,各位老师都积极表达了对岭南文化数字化创新与传承的个人见解和观点,共同研讨未来开展研发工作中的重心和难点:致力于岭南文化传承与创新研究发展,促进聚焦岭南文化数字化,活化岭南文化融入人们日常生活,积极推动岭南文化传播。

文字 | 舒艳妮 林钊匡 蔡芬 陈宇霖

图片 | 唐洵

排版 | 廖诗敏

执行编辑 | 马晓晴 麦妙诗 廖诗敏

责任编辑 | 周凤玲 陈节

终审 | 原月

【返回】

地址:广州市从化区温泉大道882号广州南方学院 一号教学楼

广州南方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

邮编:510970

联系电话:020-61787352 020-61787351(学工办)


© 广州南方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