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上午10时,中山大学南方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新闻学暨文学专业建设研讨会”在A1行政楼第一会议室召开。
应文学与传媒学院院长孙立教授的邀请,广东广播电视台台长、广东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蔡伏青,南方周末报系总裁兼党委书记黄灿,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党委副书记、羊城晚报社总编辑林海利,广东新快报社社长、总编辑许志权,南方日报出版社副社长谭庭浩,广州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总监黄江雷等广东省新闻界领导、专家莅临我校参与研讨。
文学与传媒学院院长孙立教授、副院长李克和教授、院长助理林玉洁博士、新闻与新媒体系赵景副主任、新闻与新媒体系副主任兼新媒体研究中心主任廖汉腾老师及新闻系其他多位教师代表出席本次研讨会。各位专家、老师围绕新闻学与文学专业的建设问题展开深入讨论。
研讨会开始前,孙立院长带领各来宾参观了文学与传媒学院,对我院的建设与发展作了简要介绍,并与各来宾合影留念。
会议伊始,来访嘉宾观看了我院学生制作的宣传片,院长孙立教授从学院总体定位、专业概况、“六个一”特色工程、六个师生工作坊以及四个师生实践团队、实习与协作育人平台建设等方面全方位介绍了文学与传媒学院的概况及办学情况。在说明我院“实践育人”、“融合培养”、“三头并重”、“三艺同精”育人理念的同时,也指出了当前新闻学专业存在的难题。
随后,新闻与新媒体系赵景副主任向各位到访来宾详细介绍了新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及我院培养复合型与应用型新闻学人才的目标。
广东广播电视台台长、广东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蔡伏青对我院人才培养模式表示肯定。他指出,当下新媒体的影响力已超过传统媒体,成为媒体的“主战场”,师生们应该理解并认识这个大势。
他希望大家在激情投入“主战场”的同时守好“旧战场”。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并非对立、此消彼长的关系,而应该是共生、此长彼长的关系。“我手写我心” 就是写大众的情感、大众的心、时代的心,产品是公众需求的再现。要实现这一点,传统媒体需转变观念,做到尊重碎片化,理解娱乐化,重视故事化,建立“作者+读者”、“媒体+实体”、“作品+产品”的新模式。
羊城晚报社总编辑林海利对于我院“一专多能”的人才培养方向给予高度评价。对于媒体该发展什么,怎么发展问题,林总编以《羊城晚报》为例,指出两个转变:一是注重新闻传播,将报纸逐渐向新媒体方向转变;二是注重文化产业,打造自身文化品牌,建立羊城创意产业园。林总编指出,注重学生文化营销策划能力和广告宣传能力的培养将有助于我院新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与建设。
关于人才选拔以及人才使用方面,新快报社长兼总编辑许志权表示,学生在校的学习成绩和排名会被纳入人才选拔标准。用人单位往往比较看重应聘者的实习经历与其求职方向的匹配度以及实习媒体的知名度。学生在校的社会实践丰富与否、在社团组织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学生作品、获奖经历、自身专业素质与技能,也是人才选拔中的重要参考标准。他认为,当下的新闻工作者应该符合能讲好故事、会策划、多专业复合三大要求。
南方日报出版社副社长谭庭浩指出,当前媒体行业的文案写作水平呈现出下降趋势。写作能力作为文科学生的基本素养和核心能力应加以重视与锻炼。他表示,学生应接触和阅读更多类似《时代周刊》、《国家地理》等经典杂志作品,从中汲取营养,逐步提升自身应用写作能力。
南方周末报系总裁兼党委书记黄灿谈及如今的教育事业如何与媒体对接的议题。他指出,新闻人应具备“政治”、“人文”和“专业”三种素养。前两者是新闻人的底色和基础,回望昨天将有助于对今天之现实做出更深刻的理解。“学中干,干中学”是黄总裁就“专业”素养的培养提出的可行之策。
最后发言的是广州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黄江雷总监,他提出电视台人才培养与选拔的四个标准:一是培养以直播流为主的新闻人才;二是重视技术的培养;三是将产业经营和广告营销相结合;四是重视文化自信。此外,黄总监还评议了当下纪录片、短视频的拍摄获得了巨大流量与支持的现象。
此次研讨会的召开是学界与业界的一次深入交流,外邀专家及院内教师为此做了充分准备,对我院当前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进行了深入的研讨。专家们在充分肯定我院新闻与文学两个专业办学方针的同时,对如何培养适应行业和市场需要的新闻媒体业人才提供了方向指引,其中不少建议十分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相信在全院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各专业人才培养将会探索出更好的特色发展之路!
文稿来源:文传学院综合媒体部王巧、李静仪
图片来源:文传学院综合媒体部刘泽慧、吴慧晶
图文编辑:文传学院综合媒体部裴浩宇、方佩力
图文审核:文传学院黄淑勤、综合媒体部方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