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6日晚,由广州南方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师生共创的中马人文交流系列纪录片第二部《祖先的山海》首映式在马来西亚吉隆坡隆重举行。国内多家主流媒体——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羊城晚报、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等同时进行了报道,共同推动中马文化交流。广州南方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院长孙立教授,新闻与传播系专任教师、导演刘乐老师代表学院出席了本次仪式。首映礼现场汇聚中马政商学界代表,其中包括森美兰州王室成员东姑拿督斯里乌达玛纳基尤丁、马华堂总会长拿督斯里蔡志权博士、顾问拿督斯里张天赐、国家电影发展局(FINAS)主席拿督卡米尔、马来西亚亚太“一带一路”共策会主席兼前交通部长丹斯里翁诗杰、拿督斯里叶源财、马来西亚南传佛教首座拿督达摩拉达那长老、拿督杨俊兴等嘉宾出席共同见证这一文化盛事。

马来西亚主流媒体《中国报》刊登了纪录片
《祖先的山海》首映礼活动





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羊城晚报、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等众多主流媒体同时进行了报道

首映礼吸引众多嘉宾出席,包括马来西亚王室东姑拿督斯里乌达玛纳基尤丁(第一排右四)、马来西亚南传佛教首座达摩长老(第一排左四)、马来西亚前任国家交通部部长兼马华公会主席丹斯里翁诗杰(第一排右三)、马来西亚国家电影发展局前任主席兼咨询顾问拿督卡米尔(第一排右一)、广州南方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孙立院长(第一排左二)、广州南方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新闻与传播系专任教师、导演刘乐老师(第二排左一)


《祖先的山海》首映礼活动现场
寻根之旅:传承文化基因图谱
纪录片《祖先的山海》聚焦马来西亚华裔律师余家福(James)的文化寻根历程。作为中马友好互助协会会长,他在协助同胞时因父亲离世思考家族历史,试图向英文环境的儿子传递华人文化基因。通过与国内亲属对话,他揭开家族抗日英雄公公的传奇——这位曾以农民革命指导员身份投身抗战的长辈,成为串联海内外血脉的精神纽带。James携家人返乡汕尾,探访公公捐建的文化馆,实地感受先辈革命足迹。祭祖仪式上,他将父辈牌位归入宗祠,完成跨越时空的情感对接。影片以家族叙事为经纬,交织代际文化传递、抗战记忆传承、海外游子身份认同等多重主题,在祠堂光影与故土风物中,诠释“根”的深层意蕴——既是血脉地理坐标,更是文化基因图谱,展现全球化背景下华裔群体对文化原乡的眷恋与重构。

《祖先的山海》海报
文化桥梁:彰显中马深厚友谊
首映式上,纪录片总策划、广州南方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孙立院长发表致辞。首先,他向活动主办方致以深切谢意,并特别向莅临现场的各位嘉宾隆重推介这部匠心打造的纪录片《祖先的山海》。他指出,这部纪录片所记录的故事不仅是一次历史的回溯与寻根之旅,更是一座联结中马两国人民情感的桥梁,彰显了两国之间牢不可破的友谊,推动了在文化、艺术等多领域的交流合作。最后,孙立院长衷心期许,这部凝结着两国艺术家心血的作品,能够持续深化文化艺术领域的对话合作,让中马情谊长存。


孙立院长致辞
纪录片导演、广州南方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副教授刘乐老师表示,在全球化时代,许多人漂泊忘根,但对海外华人而言,中国是一个充满神秘和渴望的故乡。《祖先的山海》纪录片源于一次与马来西亚华人出租车司机的交谈,他们家族虽在马来西亚生活了几代人,但对祖籍地知之甚少。“通过《祖先的山海》希望能唤起更多人对自身根源的兴趣和探索之情。不论身处何地,我们都不应忘记我们的来处。希望观众们能通过这部纪录片,感受到那份跨越时空、连接心灵的力量”。最后,刘乐老师希望这部纪录片能够激励每个人去寻找那份属于自己的根和归属。

刘乐老师致辞
匠心智创:联结中马文化纽带
该纪录片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广州南方学院校长汤涛教授担任总顾问,文学与传媒学院院长孙立教授领衔策划,专任教师、导演刘乐副教授执导,专任教师黄衍华博士、侯媛老师、童翼承老师等20余名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师生共创完成,凝聚了应用型高校匠心精神。师生团队紧跟时代步伐,深度融合数字人文艺术、AIGC人工智能影像创作等前沿应用。从前期策划到实地拍摄,从艺术创意到国际传播,这种“行走的课堂”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是广州南方学院“实践育人”理念的生动体现和延伸。

文学与传媒学院院长孙立教授(左一)
新闻与传播系专任教师、导演刘乐老师(右一)合影留念
中国和马来西亚是命运与共的好邻居、好朋友、好伙伴。中马人文交流系列纪录片开篇之作为《少林传武者》,影片上映恰逢中马建交50周年和“中马友好年”的历史节点,镜头聚焦中国少林文化在马来西亚生根、发芽、开花的历程,生动讲述了中国少林武僧延智在马来西亚传播少林文化的故事。影片曾入围中宣部指导,国家广电总局批准设立的“光影纪年中国纪录片学院奖”国际传播奖。

《少林传武者》入围证书
从《少林传武者》的禅武精神传承,到《祖先的山海》的乡愁文化寻根,作品始终贯穿着广州南方学院“博雅教育”的基因,文学与传媒学院师生共创中马人文交流系列纪录片正为舟楫,在“一带一路”民心相通倡议下,绘出中马人文交流更大“同心圆”。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广州南方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黄衍华博士表示,纪录片是一个民族的相册,为时代立传是纪录片的历史责任与文化使命。光影纪年中国纪录片学院奖是纪录片业界盛会与学术标杆。未来主创团队将立足粤港澳大湾区,积极融入“一带一路”纪录片学术共同体,促进广州南方学院与马来西亚当地大学共建“中马命运共同体纪实影像”,扩大纪录片国际传播的“中马朋友圈”。

《少林传武者》宣传海报
实践育人:构建“三头三艺”培养特色
广州南方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坚持“以生为本、实践育人、融合培养”的办学理念,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学院通过汉语言文学、新闻学、网络与新媒体三大专业交叉融合,形成“笔头、口头、手头(镜头)”三头并重与“文艺、手艺、工艺”三艺同精的“三头三艺”培养特色。在国际化传播领域,继《少林传武者》后推出《祖先的山海》,实现跨文化叙事与全球传播新突破。未来,学院将践行学校“应用型、博雅型、国际化”理念,以“中马人文交流系列纪录片”为支点,打通专业壁垒,构建“文化研究-影像创作-国际传播”立体化培养模式,助力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同时,学院也将致力于海外华裔寻根和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双向联动,将其作为未来发展方向之一,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文化传承使命感的人才贡献力量。
文字 | 侯媛 何浩斌
图片 | 文学与传媒学院
排版 | 洪堃玲
执行编辑 | 马晓晴 麦妙诗 廖诗敏
责任编辑 | 刘乐 代倩 蔡培君 车丽娜 吕霞飞 许洋洋
终审 | 杨乃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