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流溪小学古诗词课堂将聚焦唐代两大诗坛巨擘 —— 白居易与王维的诗词艺术。通过解读白居易的写实质朴与人文关怀,以及王维的山水空灵与禅意幽情,带领学生领略唐代诗词的独特魅力,共同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古诗词课堂将持续十五周,让我们一起期待小老师们的精彩课堂吧!
3月3日,广州南方学院22级达人中文班冯丽珊同学在石巧如老师的带领下,化身“诗词引路人”,走进从化区流溪小学,为孩子们带来了一堂妙趣横生的古诗词课——“白居易概述”。课堂里笑声与诗声齐飞,知识共趣味一色,同学们在欢声笑语中邂逅了“诗魔”白居易的传奇人生。

课堂伊始,小冯老师便以“古诗接龙”游戏点燃了全场热情。“日照香炉生紫烟——”小冯老师的话音未落,一只只小手已争先恐后举得老高。“遥看瀑布挂前川!”孩子们清脆的声音瞬间点亮了教室,课堂秒变诗词擂台!

接着,小冯老师以故事化的讲述,将白居易的人生画卷徐徐展开。从“六七月识‘之’‘无’”的神童轶事,到十五岁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惊艳长安文坛;从担任县尉时写下《卖炭翁》揭露贪腐,到被贬江州后借《琵琶行》抒发“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生动的讲述辅以诗句吟诵,将诗人的才情与风骨娓娓道来。当提到白居易任杭州刺史修筑堤坝、治理旱灾的事迹时,小冯老师展示了一幅西湖春景图,一句“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了诗人为民务实的情怀。

随着讲解渐入尾声,小冯老师抛出问题:“白居易的哪一段经历最让你印象深刻?”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热烈讨论。有人聚焦他少年成名的传奇,感叹“十五岁便以诗才折服文坛前辈,堪称少年翘楚”;有人钦佩他为民请命的勇气,直言“《卖炭翁》中‘心忧炭贱愿天寒’一句,道尽百姓疾苦。”;还有学生对他修筑堤坝的政绩赞叹不已:“既能以诗载道,又能务实为民,实为文人与贤臣的典范!”
这一课,诗册中的白居易不再是孩子们遥不可及的符号,他的锐气藏在少年扬眉的瞬间,他的悲悯凝于笔尖的顿挫,他的担当化作堤坝的一抔土、诗行的一缕风。当孩子们合上书页,那些关于勇气、良知与热忱的种子,已悄然埋入心田,静待春风吹拂,漫山遍野。

文字 | 冯丽珊(语言文字服务团队)
图片 | 语言文字团队
排版 | 袁智玲(语言文字服务团队)
排版整理 | 王丽婷
执行编辑 | 马晓晴 麦妙诗 廖诗敏
责任编辑 | 周凤玲 石巧如 杨乃杰 陈节 许洋洋
终审 | 杨乃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