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最新更新

动起来,用起来,行起来!文传实践团队指导老师新阵容亮相!

发布日期:2025-03-18 作者: 阅读:

2025年3月18日13时30分,文学与传媒学院于1教105顺利举行学生专业实践团队指导老师聘任仪式,出席本次会议的有广州南方学院党委学生工作部(学生处)黄昊处长、文学与传媒学院孙立院长、游鸽副院长、团委书记杨乃杰老师及实践团队和融媒体部指导老师们。此次会议由游鸽副院长主持。

游鸽副院长主持发言

会上,孙立院长以实践对应用型大学学生的重要性及加强实践能力的原因为主题,开启了思政第一课。他强调,实践能力是大学生的命门,对个人成长和社会贡献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他指出认识来源于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进而形成再认识、再实践的良性循环。因此,孙立院长鼓励学生挖掘自身优势,通过加入实践团队进行锻炼,培养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同时,这也将提升同学们的见识、才干和综合能力,为未来走向社会、在社会上立足奠定坚实基础。

孙立院长发言

紧接着,孙立院长指出了加强实践能力的五大原因:

第一,由学校性质决定。我校作为应用型大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办学特点,更是肩负的使命。

第二,基于专业需求。我院新闻学、网络与新媒体、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应用性。因此,学院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动手能力,大多数同学都能积极投身社会实践,通过参与实践活动不断提升和锻炼自己各方面的能力,为未来走向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第三,契合学生特点。学院学生素质高,积极向上、乐观进取 ,毕业后在用人单位中普遍被评价为踏实、肯干、勤奋。这样的特点决定了同学们更应主动加强自身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实现自我提升。

第四,市场需求导向。当前就业市场对具备社会实践经验的人才需求迫切,这就要求学院必须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契合市场需求。

第五,着眼未来发展所需。未来的成长与职业晋升,主要取决于自身的工作能力。同学们需从基层做起脚踏实地积攒经验,而实践能力正是这一切的根基。

最后,孙院长送给文传学子一句话:“动起来,用起来,行起来。”鼓励同学们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在思想和行动上保持活力,主动探索、勇于尝试。

会议现场

黄昊处长强调学校始终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作为育人核心。他指出,学院秉持"以生为本、实践育人、融合培养"的办学理念,通过构建师生协同发展机制,将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深度融合。文学与传媒学院不仅拥有经验丰富的专业教师团队,还搭建了多层次的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战机会。黄昊处长希望文传学子主动与老师密切互动,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践资源,在专业实践中不断提升应用技能和综合素养,为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黄昊处长发言

舞台的灯光见证着最动人的成长。于妍老师,作为紫阳戏剧社的指导老师,指出学生们从最初的胆怯到如今能够带领学弟学妹全程排戏,用嘶哑的喉咙喊出心底的呐喊,真让人感动。这展现出了他们青春最滚烫的勋章,体现了学生们的热爱与支持。她表示,戏剧不仅带来掌声,更像一场实战演练,让学生们在实践中锻炼应变能力,收获人生的惊喜。

于妍老师发言

金唛司仪队负责人廖阳琳作为实践团队代表发言。她首先感谢了学院领导和指导老师的支持,随后分享了作为负责人的经验感悟并介绍了队训、团队取得的成绩,以及“老带新”制度对团队的积极影响,并特别提及指导老师在筹备文传晚会中的助力。廖阳琳表示,未来金唛司仪队将继续为学院文化建设贡献力量,这不仅彰显了团队的团队精神,也为团队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金唛司仪队负责人廖阳琳发言


会上,孙立院长为各学生实践团队的指导老师颁发了聘书,并对在指导学生过程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指导老师颁发了“优秀指导老师”荣誉证书。同时,黄昊处长为在学生实践团队和融媒体部中表现突出的同学颁发了“活力达人”荣誉证书。这一系列表彰活动旨在激励师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共同推动学院文化建设与发展。


孙立院长为指导老师颁发聘书

孙立院长为优秀指导老师颁发荣誉证书

黄昊处长为实践团队优秀成员颁发“活力达人”荣誉证书


本次学生专业实践团队指导老师聘任仪式圆满结束,大家共同见证了文学与传媒学院实践育人的丰硕成果,聆听了来自指导老师们的肺腑之言。这不仅展现了文传学子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的精神风貌,更彰显了学院“以生为本、实践育人、融合培养”教学理念的显著成效。相信文传学子将在实践中学真知、悟真谛、长本领,让青春在奋斗中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

文字 | 陈芷瑜

图片 | 容康淮

排版 | 廖诗敏

执行编辑 | 马晓晴 麦妙诗 廖诗敏

责任编辑 | 陈节 许洋洋

终审 | 杨乃杰

【返回】

地址:广州市从化区温泉大道882号广州南方学院 一号教学楼

广州南方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

邮编:510970

联系电话:020-61787352 020-61787351(学工办)


© 广州南方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