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下午,广州南方学院语言文字服务团队在指导老师崔静娜的带领下,前往从化流溪小学开展古诗词系列课堂。
本次课程由2022级汉语言文学9班的莫江华担任小老师,讲解的古诗是王维晚年隐居时创作的《终南别业》,本首诗将带领学生走进诗人的隐居生活,感悟其豁达超脱的心境。

上课铃声响起,小莫老师先以一首《终南别业》改编曲切入课堂,和同学们一起跟着歌声和视频初步感受王维的隐居生活。歌曲结束后,小莫老师向大家提问:“视频中的歌词出现最多的字是什么呀?”同学们有的回答“闲情”,有的回答“自在”,小莫老师通过欣赏歌曲的形式,使同学们对《终南别业》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有了初步的了解,然后正式进入了古诗词的学习。

小莫老师首先为大家介绍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安史之乱”后,政局变化反复,王维目睹仕途艰险,决意超脱纷扰尘世,遂寄情山水、吃斋念佛。大约在四十岁后,开始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而《终南别业》就是王维在终南山隐居之时创作的。

在朗诵诗歌之前,小莫老师为同学们讲解了本首诗的生僻字“陲”和“叟”,以及多音字“好”“兴”。随后,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齐读诗词,读书的声音整齐洪亮。在诗歌讲解环节中,小莫老师首先向同学们提问每个字的意思,再将每个字连成句得出诗歌大意,引导同学们学会自己翻译诗歌,最后对照译文加深理解。

针对名句“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小莫老师向同学们阐释其哲理:前句象征人生困境,后句体现超然心境,借此强调保持平和心态能在绝境中发现转机,并补充说明现代人常用此句表达对未来的希望与洒脱情怀。
诗句讲完之后,小莫老师带领同学们总结全诗,指出全诗可用“隐居终南,悟禅逸情” 八字概括。“隐居终南” 体现了诗歌的创作背景与生活场景,“悟禅逸情” 则突出了王维在隐居生活中对佛道思想的感悟以及所流露的闲适、超脱之情,精准概括了诗歌的核心内容,展现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

课堂在朗朗读书声中圆满结束。通过这首诗,同学们不仅体会到王维的隐居生活,更领悟到他面对于生活时豁达超脱的境界,同时也告诉同学们在以后遇到困境,不要畏惧,困境并非是终点,而是新的开始,只要保持平和心态,便能在困境中发现新的美好与转机。

小老师有话说
大家好,我是22级汉语言文学9班的莫江华。因为流溪小学的上课人数较少,我比较担忧不能很好的调动课堂氛围,但结果来看还是不错的,但相比之前的课堂,活跃度还是不够。同时首诗是王维的一首隐居哲理诗,在这首诗中我最怕的是不能传达出王维的那种豁达超脱的心态,从结果来看,同学们还是能感受到的。而这次课堂我最满意的点就是课堂节奏把握得好,讲解时间刚刚,没有提前结束也没有拖堂。
这一节课是我本学期的最后一节课,也是在语言文字服务团队的最后一节课,在这两个学期课堂中,我的教学经验可见的得到了增长,我很感谢语言文字服务团队给我提供的教学机会,也很感谢指导老师对我的帮助,我也收获了许多的好朋友,由衷地感谢语言文字服务团队,祝愿团队越来越好。
文字 | 莫江华(语言文字服务团队)
图片 | 杨烁儿(语言文字服务团队)
排版 | 杨烁儿(语言文字服务团队)
排版整理 | 廖诗敏
执行编辑 | 马晓晴 麦妙诗 廖诗敏
责任编辑 | 周凤玲 崔静娜 杨乃杰 陈节
终审 | 杨乃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