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最新更新

古诗词系列课堂|语言文字服务团队带你认识柔情似水的苏轼

发布日期:2025-04-21 作者: 阅读:

4月21日下午,文学与传媒学院语言文字服务团队的成员们在李彦仪老师的带领下,走进从化区善施学校,开展古诗词课堂。

本次为同学们授课的小老师是来自2022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梁育嫦同学。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小梁老师的脚步,一起感受柔情的苏轼。

课程伊始,小梁老师以古诗词消消乐的游戏,点燃同学们的热情。同学们细心地发现散落在游戏中的诗句都有一个共同点——相思。由此,小梁老师引出今天所要鉴赏的词作——《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不同于以往我们所了解的那个豪放不羁、旷达自信、豁然乐观的苏轼,这首词反映的是柔情的他。此刻苏轼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而自请外任,报国之志难酬,更在爱妻王弗去世十年后的某个深夜,被一场旧梦击中,挥笔写下这首让后世读者心碎的悼亡词。

学习这首词之前,同学们在朗诵音频的引导下读准字音,随着声情并茂的朗读声,他们逐渐沉浸在词作里。接着,小老师以“梦前相思——梦中相逢——梦醒悲凉”为线索,逐字逐句地带领同学们赏析诗句。

梦前相思,“十年”道尽岁月漫长;“茫茫”诉说出天人永隔之痛;“两” 展现诗人对亡妻的深切思念。当小梁老师巧妙地抛出“为何诗人说不思量”这一极具挑战性的问题,激发了同学们深入思考。同学们踊跃地发表自己看法,也逐渐理解明白了这恰是刻骨铭心的思念——正因相思太苦,才不敢刻意去想。望着同学们的目光,看到的满是他们对苏轼的深切共情。

梦中相逢的部分,“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诗人在梦境中见到了同往常一样在窗前梳妆打扮的妻子,夫妻多年未见,却“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情到深处,已不需言语来表达,“此时无声胜有声”,对于彼此的思念早已随着泪水流入心间。随即小梁老师向同学们提出“苏轼为什么能与亡妻对话”的问题并给出选项,引导同学们积极思考。经过激烈的讨论后,同学们一致认为这是梦境的魔力,可以让生死暂时消融。

梦总有醒的一刻,在梦醒悲凉部分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诗人采用对写手法,料想妻子在那明月照耀着的长着松树的坟山,年复一年地思念自己。但这何尝不是诗人自己年年肠断的写照呢?随着小梁老师深情地讲解以及插画的渲染,那个“尘满面,鬓如霜”的痴情男子形象深深地印在同学们的心中。

课程尾声,小梁老师通过系统性的结构梳理和深刻的思想提炼,将整堂课的精华凝聚升华。这不仅加深了同学们对《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这首词作的感悟,更在他们心中播下继续探索的种子。

此兴若未谐,此心终不歇。本次课程虽已告一段落,但小朋友们对苏轼这位文学巨匠的认识才刚刚开始,相信在未来的学习中,同学们在古诗词探索路上越走越远,也会遇见一个更加立体、愈发鲜活的苏轼形象。

小老师有话说

这次是我第二次给善施学校的小朋友上古诗词课堂,教学相长是我感触最深的地方。对比第一次上课时的紧张,这次的我表现得非常从容,古诗词的内容也由一开始的简单变成传授知识性的内容,在给小朋友传授新知识的同时自己也在不断地学习与成长。

我觉得古诗词课堂应该努力激发小朋友们对古诗词的兴趣,让他们发自内心喜欢古诗词,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十分感谢语言文字服务团队和善施学校能够给我在讲授古诗词的机会,网上有一段很火的话:“如果不用赶路,语文应该是最美的学科”,所以我的任务就是让孩子发现、感受古诗词的美。往后我会继续努力,用更加轻松愉快的方式让孩子们爱上古诗词。

课后采访

Q:在这首悼亡词里面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A:“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因为深切地表达了对妻子的思念。

Q:苏轼写这首词的时候做了一个梦,你有没有做过让你印象特别深刻的梦呢?如果能让你选择,你希望你的梦里面有什么?

A:有,我爷爷站不起来了,我希望我能梦见爷爷可以站起来,和我们一起拍张照片。

文字 | 胡晓婷(语言文字服务团队)

图片 | 梁佩宜(语言文字服务团队)

排版 | 关进晖

排版整理 | 关进晖 许倩愉

执行编辑 | 马晓晴 麦妙诗 廖诗敏

责任编辑 | 周凤玲 李彦仪 杨乃杰 陈节

终审 | 杨乃杰

【返回】

地址:广州市从化区温泉大道882号广州南方学院 一号教学楼

广州南方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

邮编:510970

联系电话:020-61787352 020-61787351(学工办)


© 广州南方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