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最新更新

文体艺术节 | 第十七届班际辩论赛开幕式暨表演赛圆满结束!

发布日期:2025-03-28 作者: 阅读:

“舌灿莲花展思辨,言辞交锋耀星河”。为提高同学们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3月28日晚18时30分,我院第十七届班际辩论赛暨表演赛于1教105拉开帷幕。

出席此次活动的嘉宾有:

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兼

悬河辩论队指导教师黄昊老师

文学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游鸽博士

文学与传媒学院专任教师兼悬河辩论队指导老师刘睿芝老师

文学与传媒学院专任教师李洋老师、吕霞飞老师

文学与传媒学院团委书记杨乃杰老师

辅导员吕瑞婷老师、宁亮老师、陈节老师

各级院系辩论队队长

以及我院团委学生会和学生专业实践团队代表

活动伊始,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黄昊老师致辞。他指出,班际辩论赛是一场思想的盛宴,也是理性与情感的交流。他期待文传学子们能够凭借理智的分析、流畅的表达和坚定的立场,在辩论场上展现风采。此次比赛不仅能激发同学们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思考,还能推动大家在理性讨论中开阔视野、培养批判性思维、提升表达与沟通能力。辩论赛的意义远不止于比赛本身,它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锤炼思维、交流思想的平台,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助力。

接下来,文学与传媒学院2021级悬河辩论队代表刘天旭发言。她说到,辩论兼具尖锐性与包容性,讨论的观点并非绝对对错。辩论的价值,在于引导辩手挖掘辩题背后的情感价值,领悟其深刻内涵。尽管辩论失败会带来痛苦,但我们不该因结果否定自身,因为每一场辩论都是成长的契机。最后,她衷心地希望参与辩论赛的同学们,能在思维碰撞的舞台上,绽放耀眼光芒,展现文传学子砥砺前行、追求卓越的精神面貌。

892A

赛程

本次辩论赛辩题为:

缺爱/不缺爱的人更懂得如何爱人


正方

【麦当劳队】

辩手(一至四辩)

曾竞超 刘雅婧 张子盈 潘诗淇

反方

【星巴克队】

辩手(一至四辩)

张楷 吴佳颖 梁永安 胡容欣

开篇立论

正反双方依次发表己方观点。正方一辩认为,缺爱者是指情感需求未得到满足的人,不缺爱者指情感需求相对得到满足的人。缺爱者对情感感知敏锐,更能满足人的情感需求。爱不是单向的给予,它需要在精准的感知中才得以完整,而缺爱的人有着天然的优势,所以正方认为缺爱者更能懂得爱人。

其次是反方一辩,他们认为懂得爱人者能够在亲密关系中保持适度的、舒适的距离,使双方能够自由、健康的相处。不缺爱的人能够在不同关系中有合适的距离,更具稳定的内核,不依赖外界肯定自身价值,不受情绪而消耗自己。不缺爱的人能爱自己,也更能爱他人,所以反方认为不缺爱的人更懂得爱人。

765E

四盘一环节

双方四辩分别向对方一辩进行盘问。反方四辩对正方的观点提出质疑,指出缺爱者更精准地感知爱并不等同于正确地爱人。

8D84

接下来,正方四辩根据反方一辩的观点进行反驳,正方提出每个人对爱人的距离标准不同,边界感的感知不同,不缺爱的人不一定就能更懂得爱人。

驳论环节

正反双方二辩围绕各自立场,对核心观点展开深入阐释。双方据理力争,就关键论点与细节问题激烈辩驳,现场气氛剑拔弩张。

二辩对辩环节

正反双方二辩对辩阶段,正方针对反方发言逻辑的漏洞,结合前几轮交锋的遗留问题进行提问。反方二辩也不甘示弱,借助详实案例展开驳议。

三盘一二四环节

正反双方三辩紧扣己方所举实例,结合此前交锋情况,向对方一、二、四辩连环发问与质驳议。随后,双方三辩迅速梳理场上交锋要点,条理分明地进行小结 ,为下一阶段的辩论锚定方向。

自由辩论环节

辩论现场精彩纷呈,双方在质问与应答间游刃有余。一方陈词刚落,另一方见招拆招,攻防转换节奏紧凑。辩手们条理清晰,舌灿莲花,你来我往间气氛瞬间被点燃。

四辩总结陈词环节

双方四辩总结己方观点,进行升华结辩。反方四辩认为,真正懂得爱人的人,不仅能捕捉到他人的情绪,还能用正确方式回应他人。不缺爱的人拥有稳定内核,这使他们能保持清醒的自省,也更懂得爱人意味着让双方在关系中保持真正的自我。

正方四辩则认为,爱如同无根之水,缺爱者如同沙漠中行走的旅行者,深知干涸之苦,所以对每一场甘霖有着敏锐的感知。正是因为缺乏,铸就了缺爱的人更懂得爱人。

794E

观众提问与老师点评

随即进入观众提问环节,观众围绕辩题和赛事进程,踊跃分享见解和提出疑问。辩手们认真聆听,条理分明地作出解答,与观众展开深入的思想交流。

吕霞飞、刘睿芝、李洋三位老师从专业视角出发,给出了独到的见解。吕霞飞老师表示此次辩题十分有趣,并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把抽象的辩题更加对象化;二是要有支撑论点的数据,增强说服力。刘睿芝老师认为,正方侧重从洞察力切入辩题,而反方侧重以情绪稳定来站稳观点,但后者是比较理想化的想法。作为不缺爱者,如果总是为了用对方想要的方式去爱人而稳定情绪,是在压抑情感的表现。其实,别人爱你的方式往往就是其期待被爱的方式。李洋老师指出,本场辩题对不缺爱者而言更具优势,但正方辩手同样有着十分精彩的表现。特别是正方提出“大家本质上都是缺爱的人,且缺爱者更勇于实践”这一观点,巧妙地深化了辩题。反方运用娱乐化回应化解质疑,逗乐全场,表现同样可圈可点。双方辩手发言极具感染力,侧重从情感方面进行辩驳,然而在逻辑上略有不足,希望辩手们在后续辩论中作出调整。老师们的点评令观众和辩手们收获颇丰,为本次辩论表演赛画上点睛之笔。

“持之有故,辩之有理”。赛场上,辩手们妙语连珠,尽显“稷下争鸣”之风采。以语为刃,气贯长虹破迷雾。此次辩论对决,是一场情理交融的思想盛宴。以情为墨,酣畅淋漓抒胸臆。至此,第十七届班际辩论赛开幕式暨表演赛圆满结束!期待诸位辩手在接下来的比赛中,以锐思妙语,续写华章,再铸辉煌!

F51C

文字 | 阮小苑

图片 | 李安琪 戚紫烨 黄舫(蓝鸟通讯社)黄榕

排版 | 吴雪敏

执行编辑 | 马晓晴 麦妙诗 廖诗敏

责任编辑 | 陈节 许洋洋

终审 | 杨乃杰

【返回】

地址:广州市从化区温泉大道882号广州南方学院 一号教学楼

广州南方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

邮编:510970

联系电话:020-61787352 020-61787351(学工办)


© 广州南方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