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最新更新

非遗系列课堂 | 带你品味藏在五彩绣球里的千年古韵

发布日期:2025-03-14 作者: 阅读:

3月7日与3月14日下午,文学与传媒学院语言文字服务团队的成员们在指导老师钟依琼的带领下,前往流溪小学为同学们开展广西非遗绣球的理论课与实践课

这两次课程均由2023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李恺蓉同学来进行讲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在小李老师的带领下走进岭南非遗文化,走进广西,了解绣球背后的文化故事。

在理论课堂伊始,小李老师提出了几个关于非遗的小问题。“什么是非遗?”“非遗有哪些?”等小问题让小朋友们在课堂一开始就充满了热情

随后,小李老师从这些小问题迅速过渡到今天的主题广西非遗绣球。小李老师播放一个小视频,大致地为同学们介绍了什么是绣球。当同学们对绣球充满兴趣之时,小李老师紧接着详细讲解了绣球的历史起源、文化意义、制作工艺、种类特点以及传承与创新。

在理论课程的最后,小李老师与小朋友们约定下一节课带领大家亲手制作属于自己的五彩绣球。

理论课堂留下的约定将在实践课堂完成。在实践课堂的开始,小李老师带着大家一起回顾了理论课上的内容。

接着,小李老师播放了视频,向小朋友们展示了绣球的制作过程。一折找圆心,二折成三角,胶棒涂抹站粘起来。重复这些步骤就可以得到一个手工绣球啦!与此同时,本次课堂的小助手们为小朋友们分发制作材料,20张圆形卡片,1条红绳,1个中国结挂饰。拿到材料的小朋友们迫不及待地开始了制作。

彩色卡纸拿手上,

边对圆心折三角。

三角,三角,小三角。

三角边边胶棒来,

胶棒轻点别粘多,

手指用力捏紧来。

红绳打个蝴蝶结,

轻穿放入绣球中。

做好绣球哈哈笑,

晃啊晃啊春天到。

让我们一起期待下一次的非遗课程。

文字 | 沈嘉丽(语言文字服务团队)

图片 | 陈杏倩(语言文字服务团队)

排版 | 陈杏倩(语言文字服务团队)

排版整理 | 廖诗敏

执行编辑 | 马晓晴 麦妙诗 廖诗敏

责任编辑 | 周凤玲 钟依琼 杨乃杰 陈节  许洋洋

终审 | 杨乃杰

【返回】

地址:广州市从化区温泉大道882号广州南方学院 一号教学楼

广州南方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

邮编:510970

联系电话:020-61787352 020-61787351(学工办)


© 广州南方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