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最新更新

科技学术节 | 三行雅韵绘华章,数点诗心醉墨香——第四届“芳蕤杯”诗词大赛之三行情诗决赛圆满结束

发布日期:2024-11-27 作者: 阅读:

我院于2024年11月27日下午2点半在1教105举办了第四届“芳蕤杯”诗词大赛——三行情诗决赛。出席本次大赛的嘉宾老师有中国语言文学系黎锦欣老师,评委由文学与传媒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卢临节老师、苟志和老师、温馨老师和刘涵玉老师担任。

比赛伊始,由本次大赛指导老师温馨老师进行开场致词。温馨老师首先回忆了往届优秀作品给自身带来的深深触动,进而表示三行情诗活动是一个很好的抒发自己想法和师生表达交流的平台。并祝愿同学们能够在庸碌的学习生活里,通过写诗找到真实的自己和灵活的出口,享受彼此灵魂碰撞带来的感觉。

本次决赛流程主要为晋级选手对自己的原创作品进行PPT的展示,向评委老师以及观众解读诗中的内涵和蕴意。在选手展示完成后将由评委老师点评,最后评委老师和学生代表进行评分。

《流逝》梁文怡

夕阳轻绕树梢嬉戏

斑驳光影里织着儿时梦

滴答,树倒了

《流逝》是作者写的一首关于怀念与思念的诗,深情回忆了带给作者无数美好回忆却无法挽回的童年,和如守护神般贯穿作者整个童年岁月的爷爷。评委老师评价道,以滴答来体现时间流逝的声音,象征着年华已逝,富有空间感和时间感,意味深长。

《十里》黄中绘

纸鸢高飞,

手中残线,

你我不似当年。

《十里》主要描写了孩子成长,离开父母庇护时的感受。表达了孩子与父母之间的羁绊,同时以富有文化韵味的纸鸢展现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情感纽带。评委老师认为此作品意蕴空间大,可以引发我们的无限联想,是值得我们探讨的一首诗。

《影子》石慧瑜

你在黑夜收藏我的孤独

从月光到晨曦

回首,你却留在原地

《影子》是作者给影子的献礼,以影子来象征父母,诉说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的坚持与守候,充满爱意与温情。评委老师评价道,前两句用隐喻的手法,以自然现象描写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巧妙,并表示该作品总体的阐释和解读很漂亮。但是如果最后一句可以稍加修改就更加完美了。

《种子》赖国涛

红豆死春草发,

你的思念未发芽,

你炒熟了孤独种子。

《种子》源于作者对爱人的思念,作者以通俗易懂、真情实感的方式表达了对爱人纯粹、专一的感情,以及久久得不到爱人回应的孤寂之感。评委老师对于该作品很有触动,特别是作品流露的相思与孤独,意蕴隽永,令人回味无穷。但是后面过于直白,稍微缺少了韵律感。

《春不晚》唐忠风

春天是秋天的倒影,

等待是回放的明天,

而晚安,是有你的续篇。

《春不晚》以季节的转换隐喻生命的循环与时间的流转。蕴含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未来美好时光的期待。在漫长的等待中,我们有机会重新审视过去,从而更好地面对未来。“晚安”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承载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未来与身边伙伴共度更多美好时光的憧憬。评委老师认为此作品具有浪漫的意味,可以给人带来无限期待的感觉。但是也有需要加以斟酌的地方,比如可以适当调整用词以加强诗的连接性。

《长镜头》刘俊亨

慵懒地,慢慢蠕动指腹

树荫下的冷冽反衬炎夏

忧愁里的石碾过了心结

《长镜头》以有趣的形式,结合自身专业的特性,将眼睛当作镜头记录作者多种情感状态。评委老师评价道,此作品总体来说很有画面感,但是如果词语对称些,会更加妥当。

《三天幸福》李慧婷

日常,失去,感慨

明白只需要三天

现实是三天又三天

《三天幸福》表达了作者对于失去的感受和感悟,以及对于幸福的珍重。时间不断地在流逝,每一天都在带来新的挑战和变化。这种连续不断的时间流逝,既是我们生活的常态,又是我们无法逃避的现实。评委老师评价道,该作品以平凡词语表达了直接的感情,虽没有特意戳泪点的表达,却很打动人心。但是如果“感概”改成“感叹”会更加妥当。

《春》游思怡

种子梦想着天空,

于是,暴雨钻进土壤里。

尖尖的头顶覆盖着巨大的石板

《春》是作者源于在春天对生命的观察和自身处境现状的思考创作而成的作品,传达出作者希望向上生长的决心和毅力,以及想突破压力和限制的勇气。评委老师评价道,此作品总体质量很好,但是最后一句如果转换表达,稍加完善就更好了。同时也鼓励同学们在短诗的创作中将最直接的想法用最精炼的句子表达出来。

在比赛期间,观众席里的同学们踊跃发言,现场气氛活跃,大家都积极主动的表达着自己的看法。在各位选手精彩的展示下,比赛已经到了白热化阶段,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参赛选手的充分准备与精彩展示,接下来让我们看看比赛的结果吧!


决赛结果

一等奖:

《三天幸福》李慧婷

二等奖:

《春不晚》唐忠凤

三等奖:

《十里》黄中绘

优秀奖:

《影子》石慧瑜

《种子》赖国涛

《长镜头》刘俊亨

《春》游思怡

《流逝》梁文怡

至此,广州南方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第四届“芳蕤杯”诗词大赛完美落下帷幕。诗意三行,墨染情长。诗是心灵的乐章,每一首诗都是一个独特的故事,或激昂澎湃,或婉约细腻,诉说着人生的悲欢离合、世间的沧桑变幻。诗,用最凝练的语言表达着最深刻的情感与思考。希望在未来,我们能够继续跟随诗的引领,感受生活的美好,探寻生命的真谛,让诗韵在南院飘香!

文字 | 梁晓琳(蓝鸟通讯社)

图片 | 杜砚庭

校对 | 阮小苑

排版 | 林雅漪

执行编辑 | 马晓晴 麦妙诗 廖诗敏

责任编辑 | 杨乃杰 王亚洁 陈节

终审 | 原月

【返回】

地址:广州市从化区温泉大道882号广州南方学院 一号教学楼

广州南方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

邮编:510970

联系电话:020-61787352 020-61787351(学工办)


© 广州南方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