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江水碧波浩荡,衬托水鸟雪白羽毛,山峦郁郁苍苍,红花相映像要燃烧,这是杜甫笔下的春。11月18日下午,文学与传媒学院语言文字服务团队的成员们在指导老师刘涵玉老师的带领下,前往从化区善施学校,开展了一场生动的古诗词课程。

本次的小老师是来自22级达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欧贵莹同学。让我们跟着小欧老师的步伐,一同走进杜甫笔下的春天,看看绿意盎然的世界里承载着诗人怎样的情怀吧!
课堂开始之前,小欧老师通过提问抢答的方式,带同学们复习之前学过的《绝句二首(其一)》,在同学们异口同声之下,小欧老师带着同学们背诵全诗,就此引出本节课需要学习的课程——《绝句二首(其二)》。

课堂伊始,小欧老师播放了诗词的朗诵视频,让同学们了解诗词的朗诵节奏。紧接着,同学们开始诵读诗词,初步了解诗词大意。接着,出示本节课堂的目标:尝试独自翻译本诗。在小欧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充满激情,坐姿端正,眼睛里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

在诗歌鉴赏环节,小欧老师用“诗中有画”四个字带同学们走入杜甫笔下的春天。小欧老师先是抛出了诗中有什么颜色这个问题让同学们思考,接着,又提出了“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这句诗运用了什么手法。同学们的小手如雨后春笋般高高举起,全身心投入在课堂里。紧接着,欧老师给了两张对比图片,让同学们真正体会“山青花欲燃”的景色。在小欧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看到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图。最后,小欧老师带领大家复习了其他几句诗中有颜色的诗词,在朗朗读书声中,五彩缤纷的世界展示出来。

到了翻译环节,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表达着自己的想法。为更好衔接《绝句二首》两首古诗,小欧老师提出《绝句二首(其一)》中哪一句诗引起了诗人“何日是归年”的感慨这个问题,同学们异口同声回答到:“沙暖睡鸳鸯。”小欧老师在听到同学们的回答后,也为同学们解释了原因。

在完成本节课堂目标之余,小欧老师为同学们讲授了本诗以乐景衬哀情的表现手法,还讲述了李白与杜甫的关系。在同学们猜测杜甫写下诗词的年龄之下,简单介绍诗词创作背景,进一步了解诗词抒发的感情。

最后到了画画环节,同学们发挥大胆的想象,描绘着自己心中的“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绿意盎然的春在杜甫笔下,更在每位同学的心中。

随着下课铃声响起,本次课堂也接近尾声。同学们不仅学习了杜甫的《绝句二首(其二)》,更是通过绘画领会到了春天的颜色。通过本次古诗词课堂的学习,相信同学们真正领会了春的意境,也明白了什么叫做“诗中有画”。希望在今后的日子里,同学们能真正领悟到诗词的画面美和意境美,让诗词不仅停留在文字层面,还出现画面。

小老师心得:
我今天给小朋友们上的是杜甫的《绝句二首(其二)》,通过《绝句二首(其一)》的引入,引发小朋友们对将要学习的新诗的好奇,通过旧诗引入新诗,也更加能激发小朋友们的活力与主动性。
在“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的诗句教学中,我明白了,对于单纯的知识讲授与情感讲解,小朋友们更倾向于自己寻找诗词中的意涵和乐趣;对于诗歌运用到的衬托和比喻等手法,更喜欢带有例图的讲解。同时小老师要注意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例子,让同学们理解用这样的手法有什么好处。
小朋友们的注意力比较容易分散,可以通过集体朗诵或者老师在课堂巡视来集中。
文字 | 李恺蓉(语言文字服务团队)
图片 | 陈杏倩 (语言文字服务团队)
排版 | 陈杏倩 (语言文字服务团队)
排版整理 | 田源
执行编辑 | 马晓晴 麦妙诗 廖诗敏
责任编辑 | 周凤玲 刘涵玉 杨乃杰 陈节
终审 | 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