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概况 > 专业设置 > 新闻学 >

新闻学

新闻学专业


中国顶尖应用型专业

校硕士点建设培育专业

六星级专业

广东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一、专业简介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是国家一级学科新闻传播学下设的本科专业,是典型的新文科、新工科跨学科类型专业,它是顺应数字化时代传媒产业变革的趋势而逐步发展起来的。

我校网络与新媒体新建于2016年,已有3届毕业生。广州南方学院(原名为中山大学南方学院),秉承中山大学南方学院的“高起点、有特色、更开放”办学理念,谨遵学校建设中国一流应用型本科的战略规划,坚持为地方经济建设培养和输送综合素质高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按照“宽口径、厚基础、精专业、强能力、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策略。在与业界开展广泛的开放与协作的基础上,建设跨领域的双师、双能师资队伍,培养具有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设计思维的高级复合型π型人才。在2023年中国应用型院校一流专业排名中,本专业被评为6星级专业,中国一流应用型专业,全国排名第二,充分证明本专业的办学实力。

2023年被艾瑞森校友会网评为“六星级专业

全国同类院校排名第2,即中国高水平应用型专业


二、专业特色

:本专业采取“新文科”+“新工科”+“新商科”交叉融合培养模式,

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拥有三种思维(互联网、大数据、创新),掌握三种能力(互联网产品开发与运营、新媒体数据挖掘与智能分析)。

:优秀的教学理念、优化的课程体系设计、优秀的师资人才队伍,培养的学生在就业、考研和考公具有很大的优势。

:用丰富的实战项目、先进的实验设备、众多实习与实践基地培养复合型人才。本专业学生在平时练习、作业、实训中都是模拟真实工作环境,多个行业前沿案例解析,帮助学生理解消化新媒体内容生产、传播与运营知识,课上的内容可无缝对接于实践。学生在互联网产品设计与运营、移动互联网开发和数据分析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就业后职位上升较快。

业优势:就业选择面广、就业岗位多。

考研优势:对口专业多,考研成功率高,每年都有一批学生考上国内外知名高校的研究生。

考公优势:在课程体系设计中加入了考公申论、文案写作等,提高学生考公竞争优势。


三、课程设置

本专业实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模式,通识教育:涵盖新闻传播学、计算机基础、人文社会科学等专业基础,构建复合型知识体系。专业教育:以网络新媒体项目研发、内容创意、视听设计、运营管理、舆情分析等类型的复合型人才教育。

1、核心课程

传播学概述、摄影与摄像基础、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数字媒体技术、网页设计与制作、数字多媒体作品创作、非线性编辑、电子商务基础与应用、Python、API、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

 2、专业方向课

(1)产品设计与运营

用户研究与分析、产品经理能力培养、APP原型设计、用户与视觉界面设计、Python数据分析、网络文案与创意写作、信息可视化设计、新媒体产品设计与运营、平台经济与创新、新媒体用户运营。

(2)数据科学与互联网应用开发

前端开发框架与H5技术应用、Web数据挖掘、用户与视觉界面设计、Python数据分析、信息可视化设计、微信小程序开发与运营、数据结构与数据库、数字人直播。

3、专业选修课

(1) 内容生产能力培养:摄影与摄像、视听语言、短视频制作、矢量图形设计、VI设计与品牌策划、报刊与杂志编辑。

(2)新媒体运营能力培养:广告文案写作、媒介融合、网络广告营销、新媒体节目策划与展示、数字营销、广告心理学。

(3)人文素质养成:传媒艺术与文化、美学与艺术原理、创意思维与创新技法、科技、娱乐与设计、文献综述与写作、新媒体时代的新闻 评论、互联网产业英文信息选读。

(4)应用能力拓展: Linux基础及网新运维、大数据原理与技术应用、虚拟现实(ARVR)开发、UX设计基础、微信小程序开发与运营、Python数据分析、数字人与元宇宙。


四、培养目标及就业方向

培养具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宽阔的国际视野、高度社会责任感、深厚的新闻理论功底、全媒体新闻传播知识、跨文化传播能力、敏锐的社会观察力、良好的媒介素养、扎实的传播专业技能、积极的创新探索精神、富有创造力的高端复合型新闻传播人才。

学生毕业后能够在政府部门、政府机构、数字出版企业、电子商务企业、数字营销机构从事新媒体内容采集、编辑、传播以及互联网产品研发与推广工作。

1、各类门户网站、传媒商业网站、党政部门网站、企事业网站的信息采编等工作,与新媒体相关的网站策划、网络推广以及网站建设等方面的工作。

2、各广播电台、电视台的记者、编辑以及各类节目策划、节目制作等工作。

3、媒体行业的活动创意、媒体策划等工作。

4、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宣传写作、视频节目策划、编导、制作工作和整合营销、媒体公关等工作。


五、教学条件

(一)硬件设施一流

本专业教学软、硬件设施一流,学校投入近千万资金,用于硬件基本建设。建有融媒体研发中心、VR直播间、多功能演播厅、动作捕捉、3D扫描与3D扫描等,为高质量的人才培养提供重要保障。

(二)建设众从的校外实习基础,为学生就业提供优质的社会资源。

学院与腾讯网、金羊网、腾讯网、华人头条、广州电视台等大型媒体合作办学,培养社会急需的创新型人才。


六、师资队伍

本专业名师荟萃、力量雄厚,他们分别来自北京大学、暨南大学、武汉大学等知名学府,大部分有海外工作和学习经历,专业水平高,科研能力强,近3年专业教师主持40多项省级以上科研项目,发表50余篇重要学术论文,同时也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并发表论文,具有很好的创新性和较高的社会价值,充分展示了本专业教师团队的综合实力。


七、办学成果

围绕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积极探索“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融专业教育与道德教育与素质教育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识教育涵盖新闻传播学、计算机基础、人文社会科学、经济管理等专业基础,构筑复合型知识体系;“专业教育”以新媒体产品设计、大数据分析与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将技术、市场、内容三者有机结合,重点研究互联网产品和新媒体的用户体验、项目研发、内容创意、运营管理与科技前沿知识与应用。突出应用能力,强调复合型素质培养,要求学生既能从事数字化信息综合生产和传播工作,同时具备新媒体产品设计、数据抓取、舆情分析等综合能力。本专业非常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实现向高水平应用型本科转型,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与专业理论知识并重培养,将“教、训、练、赛”有机结合,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以赛促建”,近几年学生参加各级各类专业比赛,在“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数字艺术设计大赛、米兰设计周全国高校作品展、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等大赛中获奖达600多人次等,彰显了强较的专业竞争力。


八、就业岗位

1、新媒体产品运营

2、新媒体产品设计与开发

3、产品经理助理

4、广告设计、平面设计、专业摄影、视频制作等新媒体内容生产;


历年科研情况

01

科研项目在研、结项情况


1、在研项目情况:新闻学专业教师目前在研项目共24项,纵向课题:省级共9项,市级1项,校级项目共14项。其中包括1个省教育厅科学研究经费项目(辽宁省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号传播效果的调查研究);2个省级本科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堂(陈珂-新闻写作—消息的结构、张晓丹-新媒体节目策划与编导-文化创意:节目策划的核心价值);1个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罗娟-5G时代粤港澳大湾区新型蓝领招聘平台研究与开发);1个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等教育专项)(罗娟-“人工智能+创新创业”:数字广告营销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立足于广东应用型高校)。


2、项目结项情况:新闻学专业教师历年结项项目共26项,纵向课题:省部级共5项,市级1项,校级11项。其中包括1个省高校重大项目青年创新人才类项目(社科类)(罗娟-“互联网+”时代广告人才的数据化培养);1个省级质量工程项目(杨萍-新闻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省级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和改革项目(蒯光武-虚拟现实(VR)与扩增实境(AR)场景下的传播教育改革;杨正昱-基于创新思维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广告专业教学方式方法改革研究与实践),1个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赵景-媒介融合背景下数字化全流程嵌入式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02

教师发表论文、专著出版等情况


新闻学专业教师发表论文61篇,其中发表高水平论文18篇。


03

教师参加学术交流情况


 新闻学专业教师共参加学术研讨会13人次,发表会议论文8篇。其中,赵景老师和罗娟老师在2022年学术会议上发表了会议论文。



04

教师获奖情况


新闻学专业教师获奖43项,国家级3项;省级6项;市级1项;协会奖23项;校级奖10项。其中罗娟老师荣获2020年广东“众创杯”创业创新大赛之大众创业创富赛创意组“铜奖”(全国赛区);陈珂老师荣获广东省思政教学大赛二等奖;陈珂、刘娜和张晓丹老师皆荣获3个广东省文化素质教指委课程思政优秀案例省级二等奖;刘娜老师荣获锦州市第十七届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



05

教师指导学生获奖情况


教师指导学生参赛获奖64项,其中包括1个国家级奖;25个省级奖;1个市级奖;34个协会奖;3个校级奖。张宝仪老师指导王荟琳同学荣获第八届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全国三等奖;罗希老师指导梁心竹等同学荣获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二等奖;杨正昱、阚凤霞和罗希老师指导叶雅平、苏心雪等同学斩获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多个奖项;张晓丹老师指导孙琳同学荣获大学生心理健康月“喜庆和谐的家园”心理漫画征集活动一等奖。



06

教师申请软件著作权


新闻学专业教师申请软件著作权5





地址:广州市从化区温泉大道882号
广州南方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
邮编:510970
联系电话:020-61787352

© 广州南方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